什么是航天菌株?光明乳業為你解鎖乳品硬核黑科技!

“別小看這些酸奶、益生菌產品,里面都承載和應用了我們這么多年的研發成果。”近日,在乳業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內,科研人員拿著一個個產品頗為自豪地說,對于研發人員來說,最大的滿足感就是來自于研發成果能融入產品推向市場。
以新近上市的“暢優0腹擔“酸奶為例,里面就含有光明自主研發菌株植物乳桿菌ST-,這個跟隨我國載人航天和探月工程的航天器遨游過太空的“航天菌株”在人工胃、腸液中具有穩定、優秀的存活能力,可以幫助解決“腹瀉”“秘“等腸胃消化問題。
篩選出一株合適的有益菌菌株到完成其系統性功能研究并不容易。據光明乳業研究院菌種研究部項目經理韓瑨介紹,這個規程需要8年-10年之久。刨除這段基礎研究之外,一款益生菌新品的推出,要經歷市場調研、菌株篩選、立項、試制及大試等環節,一般也要歷時6個月-12個月的開發周期。
“在研發過程中最難的是:怎樣獲得最佳的目標菌株,及怎樣讓目標菌株實現功能最大化。”韓瑨說。
為了選育到存活性能更好、更具有健康促進作用的菌株,光明乳業曾先后3次完成共計11株乳酸菌的太空深空搭載工作,搭載的菌株會經歷太空中各種高強度短波輻射、極端溫度變化、干燥、失重等嚴酷環境因素的考驗。
光明乳業鉆研益生菌背后,是行業發展使然。近年來,我國益生菌行業處于快速上升階段,但在更早前,市場上屬于國內自主研發的菌株卻很少。據光明乳業研究院乳品營養與健康研發中心項目經理賈宏信介紹,早期,整個行業的益生菌菌株國外研發的比例一度占比90%以上。
“當時我們的初衷就是想要打破國外壟斷,做一株自主研發的菌株。賈宏信介紹,自1996年,光明乳業開始便著手布局益生菌前沿領域的開發與研究,并于2003年開始申請自主產權菌株的國際發明專利,成為國內首家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國際專利菌株的乳品企業。
到2011年,由光明乳業作為實際運行主體單位而建立的乳業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以下簡稱“國重室”)成立。隨后,經過多年發展,該國重室目前已有百人科研團隊,共獲得授權國際發明專利20項,授權中國發明專利515項,位列中國企業專利500強第86位;另外,該國重室建立了國內乳企規模最大的乳酸菌菌種資源庫(>8100株),擁有自主知識產權菌株50余株,率先實現植物乳桿菌ST-I、干酪乳桿菌LC2W等專利菌株的產業化開發,引領益生菌及功能發酵乳跨越式發展,為整個行業的科研創新奠定了堅實基礎。
據了解,該國重室多年來的科研成果已融入眾多產品,并推向市場,包括保加利亞乳桿菌L99、植物乳桿菌ST-II和干酪乳桿菌LC2W共3株菌成功應用到莫斯利安常溫酸奶、暢優系列酸奶、植物活力乳酸菌飲品、健能、7日改善計劃等多個產品中,并累計獲得國際級獎勵6項、國家級獎勵2項。
對于未來的規劃,韓瑨說,無論是實現“從0到1的原始創新還是“從1到100"的持續創新,國重室既要實現面向未來的“前瞻性“基礎研究,又要加大應用基礎研究力度,將科技成果真正應用到乳品中去。
轉自人民日報文創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

冷鏈新聞
企業新聞
展會新聞
物流新聞
冷鏈加盟
冷鏈技術
冷鏈服務
冷鏈問答
網站首頁
冷鏈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