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盟鍋圈食匯掙錢嗎?

一夜寒潮入冬,又到了吃火鍋的好時節。就在短短的5年時間里,火鍋食材超市已經吸引了大批玩家入局。首當其沖的就是鍋圈食匯、懶熊火鍋、川鼎匯,后繼者還有餐爆、自然饞、三全食品、海天味業等等。
這當中門店規模已成氣候的,當屬鍋圈食匯。
▎鍋圈食匯門店發展趨勢(http://stores.geohey.com)
根據極海品牌監測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8月30日,鍋圈食匯已在全國28省份的292座城市開出7695家門店。有報道稱截至今年11月,鍋圈食匯的門店數已經超過9000家。
▎鍋圈食匯全國城市等級分布(http://stores.geohey.com)
而這7695家門店主要分布在二、三線城市,占比達到48%,這與鍋圈食匯最初的定位相符。起初鍋圈致力于為8.3億縣鄉老百姓提供食材消費升級服務,但如今在公開的宣傳中,鍋圈重新開創了一個賽道:“在家吃飯”賽道,意思是:只要你在家吃飯,所需要的東西我都能提供。
這就是導致“無邊界”的問題。我們都知道在5年的時間里,鍋圈食匯完成了6輪融資,累計融資金額近30億元。融資拿來做什么,第一步肯定是品牌和供應鏈的搭建。
首先本質上,鍋圈是以火鍋、燒烤食材為主的生鮮超市,而且線上線下一站式采購的平臺模式也使得它能夠與錢大媽、誼品生鮮、美團買菜、樸樸超市站上同一賽道。而生鮮賽道競爭的核心一是供應鏈,二是銷售終端。
對于鍋圈食匯來說,它只需要做好食材供應鏈與食安,減少中間商賺差價,保持加盟商利潤空間,就能使得整個商業模式健康運轉起來,因為這完全是一個可以走得通的閉環。
在供應鏈方面,據報道目前鍋圈在上海、成都等地建立了6個食材研發中心,并通過整合600家上游ODM和OEM工廠,建立12個現代化中心倉、30多個分倉冷配物流網絡、1000多個冷凍前置倉。其中河南周口鹿邑縣澄明食品工業園就是鍋圈供應鏈的重要一環,據悉單是火鍋底料年產值就突破20億元,并計劃爭取到2025年上市。
但是在銷售端上,鍋圈門店的快速增長雖能帶來營收規模增長,但并沒有帶來對應的利潤水平增長,甚至有數據披露截至2021年第一季度,鍋圈虧損達到4549萬元。
盡管我們沒有獲取到今年鍋圈的營收和盈利數據,但是從近2年它的很多動向中,能感覺到鍋圈對于“多”的追求。
▎鍋圈食匯還開發了自有APP
比如鍋圈大概有超過600個SKU,門店售賣包含了鹵味、一人食、飲品、西餐、生鮮五個品類,甚至包括用品用具,越來越趨向傳統超市,這產生的問題就是不聚焦,也就無法讓公司的運營管理、供應鏈搭建變得簡單、高效、可復制。換句話說在供應端只會更燒錢;再比如鍋圈不滿足追求萬家門店,線下持續擴張渠道,與物美進行業務合作,以“店中店”的形式入駐,攜手多點Mall打造“鍋立方”數字化平臺等等。
鍋圈多元化的追求直指一個目標,那就是不限于火鍋食材。這會使得線下加盟商產生茫然:我的高價加盟圖的是什么?是成為一間倉庫嗎?
▎鍋圈食匯在鄭州部分門店分布(http://stores.geohey.com)
▎鍋圈食匯鄭州中心城區門店直徑1000米覆蓋圈·地圖探索(http://stores.geohey.com)
而在選址方面。以鄭州為例,截至今年8月30日鍋圈在鄭州擁有門店353家,不難看出中心城區門店密度較高,甚至部分門店間直徑距離還不足1公里。有報道稱,最早鍋圈給加盟商的區域保護半徑是3公里,然后到1.5公里,再到現在鍋圈的保護范圍變成了“地區不同范圍不同”。
我們沒有細細考究鍋圈的閉店數據,但其實即便缺乏銷售數據,有了關店率的約束,鍋圈是能夠更好的評估門店輻射范圍,以數據為依托為加盟制定更有針對性的門店加密策略。
▎所以這位朋友,你到底什么時候加盟的(圖片來源于知乎)
顯然鍋圈還是想用加盟擴店去帶動整個閉環運轉起來(如圖),同時也需要其他手段和多樣渠道給投資人講一個更大市場空間的故事。
凜冬已至,故事會不會又回到社區團購了呢?起碼當下已入股鍋圈不見得虧,畢竟居家火鍋正當時。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

冷鏈新聞
企業新聞
展會新聞
物流新聞
冷鏈加盟
冷鏈技術
冷鏈服務
冷鏈問答
網站首頁
冷鏈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