鍋圈,是如何成為火鍋便利店的先行者的?

2020年7月30日,“鍋圈食匯”宣布完成6000萬美元C輪融資,本輪融資由IDG資本領投,嘉御基金、不惑創投跟投。
不到一年時間,鍋圈已連續完成四輪融資,累計金額超過10億元。
鍋圈C輪前融資情況一覽
疫情之后,報復性消費并沒有出現,這無疑擊碎了傳統餐飲企業的幻想。然而,當諸多餐飲企業乃至資本市場仍受困于疫情之時,火鍋便利店業務卻逆勢獲得資本關注。
火鍋便利店為什么能成為新風口?
第一,疫情倒逼社區形式的商業模式蓬勃發展,標準化較高的火鍋食材便利店自然成為佼佼者。
第二,在火鍋便利店領域還處于“蠻荒時代”,在社區便利店品牌們仍奮力廝殺于資本戰場時,火鍋便利店作為更細分的領域仍處在紅利期。
而鍋圈的成功融資已然宣告自己在新風口上處于領先地位了。
火鍋便利店,餐飲新零售的新貴
火鍋便利店,實際上就是更細分的食材超市,也是餐飲新零售的一種形式。
所謂新零售的本質是線上線下的深度融合,線下是線上的庫存外包、線上貨品的分揀中心,線上也可以是線下的營銷中心、用戶維護中心。
而火鍋便利店就依托于社區,通過新零售形式上的方便快捷,成為“社區經濟圈”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理論上,火鍋便利店本身有如下優勢:
低成本,高回報
火鍋便利店相較傳統餐飲來說,單店面積小,節省開店成本,同時,食材便利店可以近似于超市,需要的管理人員少,人力成本較低。火鍋食材便利店無論和傳統餐飲還是一般的超市相比,都沒有庫存壓力,因為火鍋食材貯藏周期相對長。
火鍋產業鏈,細分機會多
離社區近,方便快捷
依托于社區的食材超市相較于傳統外賣配送的多點對多點(多個商家配送多個用戶),食材超市采用單點對多點(食材超市直送用戶),大大提升了輻射范圍內的配送效率。最短時間內把食材送到用戶手中,既保證了食材的新鮮,又快速滿足了客戶的需求。
標準化高,供應鏈多
火鍋這一品類,作為餐飲行業市場規模最大的細分賽道,其產業鏈上游與中游市場規模大,發展成熟,無論是鍋底還是食材、蘸料,都形成了足夠標準的供給,且其口味在全國范圍內接受程度較高。選擇火鍋品類切入,無疑是初試水食材便利店賽道的不二之選。
貼合新的消費習慣
疫情期間最火的快捷食品產品之一就是“火鍋自熱鍋”,這既體現了當代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又反映了國內的人口結構(老齡化)。而火鍋食材超市是供應鏈直接提供到達用戶,降低用戶的消費成本。在家用新鮮的食材制作一頓火鍋符合自用食材制作這樣一種新的消費習慣。
鍋圈門店一覽
此外,當前火鍋便利店SKU并不局限于火鍋食材,店內輔以銷售燒烤食材、半成品菜、地方特色小吃等產品。
未來隨著產業生態成熟,更多食材、菜品會逐步進入,火鍋便利店的競爭對象更傾向于面向社區綜合消費的業態。而在初期選擇從火鍋品類進行切入,從消費端來說更容易建立差異化認知,避免在初期階段直接競爭。
鍋圈強在哪?真的沒有競爭對手嗎?
盡管開店成本相對低,但火鍋食材便利店并非僅依靠流量獲取和規模擴張來賺取供應差價的簡單生意。
比起火鍋店業務,火鍋便利店涉及的冷鏈物流、配送等環節對企業的供應鏈管理要求較高。如果沒有強大的供應鏈系統資源,火鍋便利店這個生意,難成。
而公開信息顯示,鍋圈的運營團隊擁有十八年以上的餐飲及供應鏈運作經驗。
鍋圈在C端打法本質還是供應鏈生意,主要價值在于對零售端的賦能。
鍋圈創始人楊明超曾在2019年稱鍋圈已擁有中心倉6萬坪,前置倉超1000個,日流轉6萬件貨。“解決兩大行業痛點,即為廣大中小型餐飲企業提供B端食材供應,又為越來越多的宅、急、忙、懶、老人群提供家庭生活便利。”楊明超如此概括他創立鍋圈的目標。騰訊網,張欽據官網信息,鍋圈在上海、成都和北海建立了三個食材研發中心,跟400多家上游生產企業達成了代工合作,并通過C2F模式(Customer to Factory消費者對工廠)反向指導上游工廠提高生產效率。為確保物流配送,設立8大倉儲服務中心服務門店。
鍋圈供應鏈,來自鍋圈官網
布局供應鏈上游和物流配送環節的同時,以“零加盟費”“零門檻創業,沒有經驗也能輕松開店”為宣傳點,鍋圈食匯在短時間內吸引到了眾多加盟商。僅2020年上半年,其門店數量就從1700家擴張到了3300家,幾乎翻了一番。
鍋圈食匯的特別之處在于,其既是凍品食材連鎖店,又是食材供應鏈。供應鏈的部分像基礎設施,凍品食材連鎖店則是一個可盈利的業務。
鍋圈食匯在上游解決了傳統食材銷售落后、層層加價、下沉難、效率低、同質化嚴重等問題。在下游,鍋圈食匯解決了消費者買不到、買不好、買不全的痛點,提供了豐富的產品線,且性價比高。
未來,鍋圈食匯在做凍品食材連鎖店的同時,可以解決三四五六線城市的中小餐廳的供應鏈的難題。
業內流傳著“鍋圈第一,懶熊第二”的說法
然而,火鍋食材便利店的戰場上不止鍋圈一家,外部競爭者仍然試圖瓜分市場。
5月28日,“懶熊火鍋”宣布完成數千萬人民幣融資,投資方為字節跳動。
三全于8月10日正式推出了火鍋食材新品牌“涮烤匯”,以提供火鍋食材一站式終端服務,計劃面向3000個經銷商,在全國布局5000個以上的零售終端。
火鍋便利店生意的重點在于完成流量覆蓋、精細化運營及資本資源加持。從發展路徑來看,在市場歷經從分散發展到正面競爭,企業間的比拼也必將從規模化擴張、資本資源壟斷轉至中場精細化運營,畢竟C端的生意經向來是用戶為大。
疫情之后,火鍋品類滲透率高、供應鏈相對標準化,是絕佳的切入點,潛在市場空間巨大。
目前市場上的玩家大多都是火鍋加盟店或者供應鏈背景,帶有濃厚的供應鏈和招商運營基因,雖早期在門店擴張上具有一定優勢,但本質仍為供應鏈生意,通過規模擴張以及對加盟商強管理提升上游議價能力,從而提升毛利空間,缺乏對用戶和品牌深度運營的關注。
另一類玩家更加注重差異化運營,產品力的打造和用戶的精細化運營,早期門店擴張的速度沒有前一類玩家那么快速,但隨著品牌勢能的逐漸積累,競爭優勢也會逐漸凸顯。
精細化運營必然需要企業有更強大的連鎖標準化系統。
2020年8月1日,鍋圈與逸馬就搭建連鎖運營系統正式展開深度合作。合作將在總部、終端運營的標準化打造上展開,建立連鎖運營培訓體系和督導體系,保證企業穩健發展,減少對人才不確定性的依賴,預防和減少企業擴張過程中的結構性風險,打造連鎖終端的品牌價值,得以完成鍋圈食匯年度經營目標。
鍋圈與逸馬的合作搭建標準化系統
如今,業內流傳“鍋圈第一,懶熊第二”的說法,頭部企業兼具強大供應鏈和資本加持雙重優勢,火鍋便利店這條賽道將逐漸走向“正軌”。
連鎖經營您是否
門店“連”而不“鎖”,企業缺乏核心競爭力?運營沒有系統,沒有標準化,沒有盈利模式,更不懂招商加盟,缺人,缺錢,缺鋪面,不拓展等死,一擴張就死?互聯網企業攜資本跨界整合,消費者更看重體驗,實體店越來越難?連鎖模式如何創新,實體連鎖如何結合“互聯網”由單一盈利轉化連鎖盈利?
眾多產業面前,
如何選擇,如何戰略部署與落地?
如何升級,如何合縱連橫?
連鎖商業帝國經營不變的本質是什么?
推薦關注連鎖17年品牌課程
—— 為您解決 ——
1)實體連鎖如何+互聯網,如何+資本。連鎖企業模式如何創新?如何從單一收益轉化為連鎖盈利;(連鎖戰略定位不清,商業模式單一,標準化不到位,復制走樣,無法形成規模效應?)
2)連鎖的六大運營系統,終端門店運營管理,提升單店盈利,打造客戶滿意度,建設標準化;(招不到人,人才流失嚴重,辛辛苦苦培養的人才跑了,費力費時?)
3)門店拓展,連鎖系統建設,連鎖風險管控;(不懂品牌定位,無法形成差異化競爭優勢和產品價值塑造?互聯網時代,不懂如何運用大數據精準營銷?不懂如何打造智慧門店和線上線下一體化,無法緊隨新時代新零售的步伐?)
4)招商規劃,提煉標準,復制盈利;設計盈利,可復制,可規模化的招商系統;
(不懂連鎖招商,沒有建設招商系統,缺乏落地技巧和工具,無法既快又穩地擴張?)
5)連鎖股權兵法,建立合理有效的股權激勵方案,如何通過眾籌拓展門店等難題。( 股權設計不科學,無法提升員工能動性,收人收錢收心?缺乏資金無從對接資本,希望借力資本實現快速迭代、擴張并最終上市)
課程排期
11月27-29日 北京站
12月07-09日 長沙站
12月16-18日 上海站
12月28-30日 廣州站
歡迎感興趣的企業家們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小編微信了解更多連鎖專業知識或者咨詢連鎖課程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
下一篇:解密鍋圈:一場跟時間與空間的賽跑

冷鏈新聞
企業新聞
展會新聞
物流新聞
冷鏈加盟
冷鏈技術
冷鏈服務
冷鏈問答
網站首頁
冷鏈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