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周恩來暗訪譚家菜,得知食材昂貴提出建議,彭長海感激不已

前言
提到周恩來,人們都知道他挽救過黨,挽救過國家,可是有多少人知道,周總理還挽救過一個菜……
周恩來
“皇帝的女兒也愁嫁”
1958年,無論對中國還是對世界,都是值得記述和研究的一年。對北京飯店也是如此。
北京飯店在這一年,對體制進行了一些改變。過去,北京飯店是單純服務型,不計成本,只要客人滿意就行。什么“利潤”、“成本”,根本就不考慮。1958年,飯店實行了“事業單位企業管理”,這樣做的本來意圖是讓企業有經營意識,講點成本核算。應當說,這比過去的不計成本,不問利潤,不講經營的舊體制有了一定的進步。
盡管這種體制并不是管理企業的理想體制。不過,相對以前那種干多干少都一樣的情況,畢竟是一種進步。
當時的北京飯店,有淮揚菜、粵菜、川菜,素菜以及西餐,這些都已經為中外各界人士廣為贊譽。北京飯店的烹飪已經如同一個繁花似錦的大花壇,可是員工們精益求精,仍在不斷求發展,不斷求進步。
就在北京飯店的餐飲如花團錦簇般繁榮的時候,周總理又為北京飯店的烹飪百花苑送來一朵奇葩。這就是幾乎已經被人們遺忘了的“譚家菜”。
譚家菜:紅燒魚唇
“譚家菜”本是清末官僚譚宗浚的家傳筵席,后逐漸成為中國最頂級的官府菜之一,也是中國唯一能夠與八大菜系齊名的私房菜。
30年代曾經紅極一時的“譚家菜”,這時卻步履艱難。1949年建國后,譚家后人譚令柔夫婦參加了工作。家廚彭長海(紅案)和另外兩位譚家菜廚師崔鳴鶴(冷葷)、吳秀全(白案)也就搬出了米市胡同19號,另在果子巷租了幾間房,繼續經營“譚家菜”。
1954年,他們參加了國營企業,搬到“恩承居”飯莊后院,正式掛牌營業。應當說,“譚家菜”這時并不好賣,因為它是以山珍海味為主,同時選料又很嚴格。那時,雖然廣大勞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可是對山珍海味還不敢問津。不過,因為是國營企業,彭長海他們的工資相對穩定,有基本生活保證,于是就開始收徒傳藝。
右為彭長海
那時,彭長海常給徒弟們講“譚家菜”的故事:“你們聽說過張大千嗎?他可是有名的大畫家,和齊白石齊名。他住在南京時,有好幾次訂了咱們譚家菜的‘黃燜魚翅’,為了不走味,都是用飛機送到南京的。那時候,訂譚家菜的客人真叫多,簡直應付不過來,可是譚家堅持只開晚宴,而且每天只賣兩三桌,有人說這是譚家不肯放下書香門第和官宦人家的架子,其實這是愛惜自己的牌子。要是一看定席的多了,就隨便應承,那怎么能保證質量呢?”
彭長海還常給徒弟們講到“譚家菜”把關如何之嚴:比如,魚翅必用“呂宋黃”,鮑魚必選“紫鮑”,魚翅稍有節沙,鮑魚質量稍差,即使大減價,趙荔鳳(譚家三姨太)也絕不要。選料嚴,這是做好譚家菜的一個先決條件,決不能馬虎!譚瑑青以主人身份,品嘗一兩口菜,也不全是為了顧及文人的面子,也是借此檢查菜的口味。
彭長海說自己當初上灶做菜時,三姨太趙荔鳳都要親自品嘗過,只有她認可了才能上桌。直到最后,她認為做的菜完全達到了“譚家菜”的標準,才免去了這道手續。
這番話,彭長海常給徒弟們講,目的無非是讓徒弟們注重保持“譚家菜”的質量。講的次數多了,徒弟們難免覺得彭長海絮叨,可是他的大徒弟陳玉亮卻把這些話記在心里了,后來他終于接替彭長海做了“譚家菜”的掌門人。
譚家菜:銀耳素燴
可說到底,在當時的社會環境,“譚家菜”畢竟是中國飲食界的“陽春白雪”,那時人民生活水平還比較低,確實沒有多少人敢于問津“譚家菜”。而“譚家菜”又不能低就,低就會喪失它的質量,也就不成其為“譚家菜”了。為此,“譚家菜”的傳人們不禁感嘆:皇帝的女兒也愁嫁了,因為要的聘禮太高,沒有人娶得起。
看著冷冷落落的店面,彭長海常常發愁,生意清淡,收入少不說,徒弟們也很難有鍛煉的機會。長此下去,這“譚家菜”的手藝不是要失傳了嗎?
1958年5月的一個傍晚,四處都是繁華熱鬧的景象,只有“恩承居”后院,仍是蕭條冷落。彭長海正在傷心,唉,生意越來越冷清、經營越來越困難,會不會有一天,人們再也想不起“譚家菜”——這朵中華美食的奇葩了?
譚家菜
周恩來挽救“譚家菜”
就在彭長海為“譚家菜”無人問津而郁悶不已的時候,從外面進來了三位客人。那時餐廳里光線暗,他一時沒有看清來人是誰。等客人們坐定,彭長海才發覺,其中一位怎么這么面熟?他很快想到了一個人,一個全國人民都熟悉、熱愛和尊敬的人,可是他又不敢相信眼前的現實,難道這樣的偉人會到這樣一個簡陋的飯館來嗎?
這時飯店的其他人都歡呼起來:“歡迎周總理!”
彭長海這才確信眼前的人真是周總理,他趕緊跑過來向總理問好。
嘿嘿,周總理來品嘗“譚家菜”了!彭長海和廚師、服務員們樂得合不上嘴。那時,彭長海和大家一樣,根本沒有去想總理為什么要來品嘗“譚家菜”,他們只想使出渾身本事,把“譚家菜”的特點做出來,這里的條件并不好,能不能做出真正的“譚家菜”,讓總理吃得滿意,大家也在擔心。
周恩來
菜上齊了,周恩來坐在空空落落的餐廳里,一邊品嘗著“譚家菜”,一邊和彭長海等人聊起“譚家菜”的過去和現在。對二三十年代“譚家菜”的名氣和聲望,周恩來了解得很清楚。他還關心地問起現在每天有多少客人來品嘗“譚家菜”、營業額是多少、能不能盈利、原材料能不能買到……
用完了餐,周總理連連稱贊味道好,并且鼓勵大家把“譚家菜”繼承下去,彭長海連聲答應著。周恩來又笑著問道:“彭師傅,我可以看看廚房嗎?”
彭長海一聽,有些發慌,廚房的條件那么差,可是總理的要求怎么能不答應?他只好連聲說:“請,請。”
周恩來走進了狹小的制作間,彭長海他們覺得真是不好意思,這里地方小,東西擺得很擠,人走進去,連轉個身都難,他生怕總理蹭上一身油。可周恩來不在乎這些,還是到處看,到處問。當他知道“譚家菜”遷到這里后生意并不好時,就說:“譚家菜都是山珍海味,普通老百姓哪里吃得起。”
周恩來
出乎“譚家菜”傳人們的意料,總理竟提出一個建議,把“譚家菜”搬到大飯店里去。
彭長海一聽喜出望外,可是哪家大飯店能接收他們呢?他想到好幾家大飯店,可是又覺得那些飯店太高級,不可能收留他們。為這件事,他挺花了一番心思,他想起年輕時,自己曾經想過把“譚家菜”搬進北京飯店去賣,唉,那時真不知天高地厚,竟敢大白天做夢!
沒想到,幾天后上級派人來通知他們,說周恩來總理讓他們遷到北京飯店。
啊?北京飯店,那可是北京最高級的飯店啊!這能是真的?要不是其他人也歡呼雀躍地喊道:“我們要進北京飯店了!”彭長海還是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彭長海激動不已,解放前,“譚家菜”雖然得到過很高的評價,但那是因為“譚家菜”滿足了那些官僚政客、幫閑文人們的口腹之欲。他們捧“譚家菜”,目的是為了吃“譚家菜”,根本沒有真正關心過“譚家菜”的經營者,更不要說烹制“譚家菜”的廚師。而周總理卻是真正關心“譚家菜”,是把它作為中國飲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倍加呵護。
周總理救了“譚家菜”!想到這里,彭長海的眼圈濕潤了。
譚家菜店內
1958年10月,是“譚家菜”值得紀念的大喜日子,“譚家菜”全班人馬彭長海、崔鳴鶴、吳秀全,以及他們的弟子陳玉亮、王桂芝一起歡歡喜喜地來到北京飯店,在老樓一層餐廳正式經營“譚家菜”。飯店領導還請國畫大師陳半丁先生題寫了一塊白底黑字的招牌“譚家菜”,端端正正地掛在了老樓大門口。果然,搬到這里以后,慕名前來品嘗“譚家菜”的客人比在恩承居時多多了。
吃“譚家菜”的規矩
“譚家菜”遷到北京飯店之后,仍舊保持著傳統“譚家菜”的風味,這里的布置仍是古色古香,尤以“燕翅席”最為講究。按“譚家菜”的規矩,吃席是有一定的程式的。
客人們到店以后,先要在客廳小坐。這時,服務員會呈上茶水和干果。人齊之后,賓客進入餐室,一個桌子坐10個人,開始上酒菜。
翰林譚家匾額
酒菜上六道,例如“紅燒鴨肝”、“軟炸雞”、“叉燒肉”、“五香魚”、“烤香腸”等。這時上好的紹興黃酒也燙得熱熱地端上來。
待客人們酒喝二成,就開始上正菜了。第一道大菜是“黃燜魚翅”。那魚翅軟爛味厚,金黃發亮,濃鮮不膩,口中余味悠長。
第二道大菜為“清湯燕菜”。這道菜可是有講究,吃之前每個客人要用溫水漱口。因為這道菜鮮美醇釅,如果不凈口,不能很好體味它的美妙。
接著上來的是“紅燒鮑魚”,或“蠔油紫鮑”,湯鮮味美,妙不可言。但盤中的原汁濃湯僅夠每人飲一湯匙,食者常大呼遺憾,其實這正是主人在吊客人的胃口……
譚家菜:鮑魚
第四道菜是“扒大烏參”。這道菜中一只海參便有尺把長,三斤重,形體又胖又大。黑袍紫綬的醉仙高臥,口感軟爛蠕滑,味道鮮美適口。客人此時正是胃口大開之時,不免要露岀老饕本相。
第五道菜上雞,如“草菇蒸雞”等,此菜既有雞的鮮美,又有草菇的清香。客人吃到此時,往往搜腸刮肚也難以找出一個適當的詞匯贊揚這美饌的妙處了,只能嘖嘖連聲而已。
第六道上素菜,如“銀耳素燴”、“蝦子蒙白”、“三鮮猴頭”等。客人們在連用幾道葷菜之后,以素菜調調口味,猶如秋江潮水,有起有伏,奔涌向前。
第七道菜上魚,如“清蒸鱖魚”。此時,客人們用過素菜,口中已是清爽,不僅可以細細品味魚鮮的無窮后味,而且再次開啟客人的口味。
譚家菜:葵花鴨
第八道上鴨子,如“黃酒燜鴨”、“干貝酥鴨”、“葵花鴨”、“柴把鴨子”等。譚家菜中的鴨子,無論是哪種做法,都是肥而不膩,瘦而不柴,香氣四溢,而且口味厚,回味長,妙不可言。
第九道上湯,如“清湯蛤士蟆”、“銀耳湯”、“珍珠場”等。所謂“珍珠湯”,就是用剛剛吐穗,二寸來長的老玉米做成的湯。此湯有一種淡淡的清香甘甜,如果說前面的菜肴猶如紅裙綠袖的歡舞,那么此菜就如櫻唇牙板的輕歌。
最后一道菜為甜菜,如“杏仁茶”、“核桃酪”一類,隨后上“麻茸包”、“酥盒子”兩樣甜咸點心。至此,“譚家菜”的燕翅席便告結束了。
以噴香的面巾拭面后,眾賓客起座,來到客廳,又上四干果、四鮮果,一人一盅云南普洱茶或安溪鐵觀音茶,那茶芳香醇郁,飲后滿齒留香,猶如請客人永遠記住這豐盛的酒宴和中國烹飪的瑰寶一家菜一般。
過去曾有人借用這樣一句古話,形容吃罷“譚家菜”燕翅席后的心情:“觀止矣,雖有他樂,不敢請矣。”
至此,客人們對這句話就深有體會了。
周恩來
人們都知道,周總理挽救過我們的國家,挽救過我們的黨,可是有多少人知道,周總理還挽救過一個菜!正是周總理把“譚家菜”這朵中國烹飪史上的奇葩,移植到北京飯店的烹飪業大花園中來,才使它得以再飄異香,也使飯店更添光彩。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
上一篇:迷信經驗的餐飲人,無法學會思考
下一篇:2022鳳凰網美食盛典北部提名餐廳丨譚府·北京國際飯店谷愛凌罕見迷彩辣妹裝!腹肌清晰,皮膚白皙,內衣外穿大秀身材

冷鏈新聞
企業新聞
展會新聞
物流新聞
冷鏈加盟
冷鏈技術
冷鏈服務
冷鏈問答
網站首頁
冷鏈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