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鏈物流行業共同攜手走向下一個十年——第十二屆全球食品冷鏈峰會閉幕

文 / 本刊記者 張莉
8月5—7日,2020第十二屆全球食品冷鏈峰會在上海召開,本屆峰會以“共生,開啟下一個十年”為主題,吸引了涵蓋全球食品冷鏈上中下游全環節的各類500余家企業的近千名冷鏈行業代表參與。
抓住轉型升級關鍵節點
2020上半年疫情嚴重影響我國進出口貿易,從數據來看,1—5月出口下降明顯。對于食品企業來說,還面臨著貿易限制措施的沉重壓力。中國的畜產品、水產品遭遇貿易限制,不少國家還將限制范圍擴大到水果、蔬菜等領域。但隨著我國對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成果凸顯,整體進出口貿易狀態得到逐步緩解。從食品行業出口交貨值來看,2020年上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我國食品行業出口交貨值將有所下降,目前我國疫情已得到控制,下半年將陸續恢復正常。2020年1—6月我國食品行業出口交貨值為524億元,同比下降1.1%。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崔忠付在開幕致辭時表示,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對于我國食品貿易活動造成了沖擊,同時也給食品冷鏈企業帶來了巨大的挑戰。但同時,也給冷鏈物流行業一個重新思考、重新審視的機會。如何才能在這個特殊的經濟環境下轉型升級?如何才能抓住這個轉型升級的關鍵節點?如何才能共同攜手一起走向下一個10年?
崔忠付針對上述問題提出了四點建議:
首先要多方協同,打造食品冷鏈彈性供應鏈體系。加強政府與多方企業的聯動合作,對于食品冷鏈流程和方案進行梳理,建立聯動合作機制,通過多方力量,保證食品冷鏈的流通。創新供應鏈組織模式,持續優化跨部門、跨區域、跨國界、跨行業信息共享和組織協調機制,打造多元化保供主體,繼續深化與周邊區域的合作,形成全球范圍內的高效聯動。建立明確的綠色通道及政策體系,對于應急環節規范操作流程和標準,同時從政策上予以綜合支持。通過多方協同,增強食品冷鏈的全程免疫力,打造食品冷鏈彈性供應鏈體系。
其次,需求導向,擴展食品冷鏈新模式、新市場。冷鏈物流專業性和非標性很強,大而強、小而美的企業可以共生共存。但不可否認在傳統倉運配冷鏈物流這個存量市場,競爭激烈已經是不爭的事實。企業開始探尋冷鏈的增量市場,尋找新的增長極。農產品走出去與冷鏈物流運輸相輔相成,隨著冷鏈技術的不斷發展,具有較高價值的反季節產品和具有地域特色優質農產品才能不斷走出區域在全球范圍內流通,距離越遠,農產品價值越高,冷鏈運輸又促進了銷路拓展的實現、緩解滯銷,同時全程冷鏈能夠使農產品在運輸過程中始終處在低溫環境,保證安全和質量,減少損耗,據統計當前使用冷鏈運輸損耗率在5%左右。還有新餐飲、社區零售、跨境凍品冷鏈等領域,同樣存在著巨大的市場空間。
再次,技術引領,推動食品冷鏈科技賦能。越來越多的行業共識表明,科技是推動物流行業發展的根本驅動力,正是因為經濟下行,大家想盡一切辦法通過科技、物聯網來提升效率。2019年物流領域,物聯網的改變已經從單一場景滲透到全生產要素、全產業鏈、全場景,并進入加速階段,冷鏈物流也不例外。通過大數據、云計算等智能基礎設施的建設,把每個物流環節的信息數字化并實現線上連接,推動冷鏈物流過程的透明化。通過智能科技賦能冷鏈每一環節,才能實現提質增效降本。
最后,攜手共生,共筑食品冷鏈新生態。當前雖然國家對冷鏈物流高度重視、政策密集出臺。但現階段屬于冷鏈行業轉型升級的陣痛期,利好政策落地需要時間,溢出效應尚未顯現,市場需求還未全面爆發,消費者冷鏈認知仍需培育。行業已不再高速增長,增量紅利在減弱,更多的將是存量博弈與優化,協同整合、構建生態將成為主要發展特征。行業內出現許多強強聯合的案例,不僅與物流同行形成業務合作,同時也與資源方、科研機構形成不同形式的合作關系,甚至于跨界營銷合作。由于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對于全球食品貿易市場和跨境冷鏈物流行業更是帶來了巨大的沖擊。但是危機面前,也給各位從業者一個轉型升級、尋求長遠發展之道的機會。打破壁壘、多方協同、重塑再造才是迎合新經濟環境下,可持續性發展的新出路。
華東是冷鏈物流最為集中的區域
8月7日,中物聯冷鏈委發布2019年中國冷鏈物流企業百強榜,根據該榜單,順豐速運蟬聯榜首,京東物流較去年提升一名,位列第二,希杰榮慶、新夏暉和鄭明現代物流分列第三、第四、第五位。
除上述企業外,雙匯物流、蘇寧物流、海航冷鏈、中外運冷鏈等行業巨頭也排名前列。近些年發展迅速的久耶供應鏈、快行線、唯捷城配、眾萃物流、小碼大眾等亦在榜單之中。
在第十二屆全球食品冷鏈峰會中國冷鏈百強發展論壇上,中物聯冷鏈委秘書長秦玉鳴對中國冷鏈物流百強企業分析報告做了解讀。
在2019年中國冷鏈物流百強企業中,民營企業有71家,國營企業有13家,外資企業有1家,合資企業有9家,港澳臺資企業有2家,其他企業有4家。民營企業仍是冷鏈物流百強企業的主要組成部分,體現出了整體環境的市場競爭性,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冷鏈物流行業的開放性。
新晉與跌出的冷鏈物流百強企業分布于各個名次階段,但主要集中于1—10名和61—100名,百強波動較大的原因主要有:冷鏈行業競爭激烈,仍處在小組賽階段,企業更多的是博弈與競爭,未形成高效協同整合的新局面;部分企業客戶穩定性較弱、黏性較低,業務單一、賦能性差的企業逐漸被市場淘汰;隨著進出口食品貿易發展提速,跨境冷鏈物流需求快速增長,部分企業跨境冷鏈業務發展迅猛;隨著客戶對冷鏈物流服務要求的越來越高,部分企業開始通過科技賦能,升級優化冷鏈相關系統,提升企業信息化互聯水平,逐步建立企業技術核心競爭力;部分企業未能按時提交財務報表及審計報告。
報告顯示,華東區域入圍企業數量最多,是冷鏈物流最為集中的區域。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
上一篇:丸摩堂【熬夜茶】,還沒有人喝過!
下一篇:成都本地鮮果茶扛把子,滿口爆汁

冷鏈新聞
企業新聞
展會新聞
物流新聞
冷鏈加盟
冷鏈技術
冷鏈服務
冷鏈問答
網站首頁
冷鏈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