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筒奶茶,比網紅路牌翻車更快

竹筒奶茶翻車的速度,比它躥紅可快多了。
最近,新晉網紅竹筒奶茶不斷成為人們熱議的對象,上午剛說“為了竹筒奶茶總要去一趟蘇州吧”,下午就因為食品安全問題成了批評的對象。
有媒體報道,在浙江杭州塘棲古鎮奶茶店背后的小巷子里,有店員在清洗發霉的竹筒,用來清洗的水也渾濁不堪。杭州臨平區市場監管局目前已立案調查。
翻了車的竹筒奶茶,能不能活過這個夏天?
竹筒奶茶的鍋,奶茶不背
忽如一夜春風來的竹筒奶茶,簡單粗暴拆解一下就是普通的奶茶加一個普通雪頂,唯一不同之處在于容器:竹筒。
圖源:zzy拍攝據有意思報告溯源,竹筒奶茶目前處于小作坊大亂斗階段,初步形成了品類卻無知名品牌。最早興起源于蘇州一家名為茶色煙雨的地方連鎖奶茶店。
2019年誕生的茶色煙雨,遲至2022年才開始做竹筒奶茶。在大眾點評上茶色煙雨品牌下,最早一篇關于竹筒奶茶的評價出現在2022年7月。
不過竹筒奶茶大火則伴隨著疫情之后旅游業的復興。竹筒奶茶最開始就打的是地域牌,比如在蘇州的茶色煙雨早先就在竹筒上貼了“蘇州”兩個大字。后把店開到杭州之后,又如法炮制貼上了“杭州”的字樣。煙雨江南和竹筒奶茶相得益彰,從此就以江南為中心開始生長,今年以來,茶色煙雨在蘇州新開了2家店,在杭州新開了4家店。
既然打的是地域牌,竹筒奶茶的商機很快就被各大城市的商販們攥在了手里。和竹子關系不大的北京,僅在南鑼鼓巷附近就有不少于10家竹筒奶茶。在與國風古韻毫無關聯的現代商業街上,竹筒奶茶也密集開店,盛況不亞于當年開疆擴土的蜜雪冰城。
更重要的是,竹筒奶茶妥妥屬于“厚利多銷”產品。在1688平臺,不少工廠都紛紛開展了賣竹筒的業務,原先賣雪糕棍、籬笆甚至八角亭的工廠,都捎帶手賣起了竹筒。最便宜的竹筒一個僅需1.36元,主流的價格在2元一個。
1688截圖
比起成本幾分錢一個的紙杯和塑料杯,竹筒的成本確實增加了不少,但如果再把動輒30元一杯的定價納入分析,不難發現竹筒奶茶的策略是“多付一點成本,但賣更貴的價格”,說到底還是穩賺。畢竟,一杯普通的奶茶不過6元,用好茶好奶的喜茶和奈雪的茶,算上品牌溢價也不過15元上下。
據媒體公開報道,蘇州的竹筒奶茶店一天能賣600-700杯,節假日則能日銷1000杯。
竹筒奶茶的商機其實不止被奶茶小商販看中,有部分大品牌也開始做竹筒奶茶,例如主打京派特色的茶太良品。甚至不少咖啡館、餐飲店也在菜單上增加了竹筒奶茶的選項,比如靠甜品火出圈的川渝火鍋品牌鹵校長、怒火八零等。
竹筒奶茶為何會這么火?
有專家表示,竹筒奶茶屬于奶茶細分賽道的一支,致力于在“包裝”上內卷。
其實作為奶茶研發大國,中國奶茶卷中國奶茶早已不新鮮,但竹筒奶茶野蠻生長的鍋真不一定要讓奶茶背。
竹筒奶茶大火一方面源于它打出的地域牌,這與最近爆火的“我在XX很想你”網紅路牌如出一轍。既然旅游總要打一個地域卡,那么足夠上鏡的竹筒奶茶當仁不讓,還悉心地把地理位置貼在了奶茶杯上,妥妥的社交貨幣。
另一方面,國風也是近年來不斷吸引人的點。在那些主打國風景致的景點,例如杭州西湖、蘇州拙政園,竹子與景點背后有相似的意涵,疊加使用則產生了加成的效果。
無論是地域還是景點,都與奶茶無關。說到底,竹筒奶茶更像是旅游紀念品的一支。
即便竹筒奶茶不斷遭到游客詬病,但一邊痛罵,一邊大賣。因為,作為旅游紀念品,比起10塊錢一根的淀粉腸、20一串的大魷魚、30一支的景點雪糕以及200塊錢一小時的漢服拍照,竹筒奶茶甚至能稱得上景區之光。
即便竹筒器皿的使用對正經奶茶店而言因為無法做到“標準化”而被嫌棄,竹子本身易發霉的特性也遭到游客們的嫌棄,但每一家竹筒奶茶店門前依舊大排長龍。
有旅游業內人士告訴有意思報告,竹筒奶茶的火熱可以看做人們對旅游景點“同質化”的一場反抗,不過可惜的是,竹筒奶茶很快就變成了“同質化”的一部分。
正在旅游的小霏表示,竹筒奶茶喝過一次就不會喝第二次,但前面要加一個前綴——“同一座城市”。換一個地方、貼上新的城市名,照樣還是要消費和打卡的。
“你看游客們有的選嗎?總不能拿劣質的冰箱貼或者烤腸打卡吧?”小霏說。
千篇一律的景區產品,我忍你很久了
竹筒奶茶能不能活過夏天,取決于景區什么時候會出現能“打敗”竹筒奶茶的產品。不過這個問題,誰也說不準。
多年來,景區的食品消費是一如既往的穩。這種穩尤其體現在“特色小吃”的品類上,放眼全國景區,尤其是古鎮,小吃永遠就那幾樣:烤腸、烤串、鐵板魷魚和臭豆腐。#全國各地古鎮相似度高達99%#還登上微博熱搜,其中被網友吐槽最多的,就是古鎮的小吃和紀念品相似度太高。
景區產品同質化的情況,由來已久。
早在2008年,一項針對北京4A景區的餐飲調查指出,景區內最多的餐飲類型就是賣烤腸的售貨亭,在個別景區,售貨亭的出現比例超過50%,本地小吃反而不多見。
十幾年過去,烤腸、鐵板魷魚等經典小吃依舊活躍在各大景區,布達拉宮、黃山、鼓浪嶼……有游客的地方,就有它們的身影。
可以說,竹筒奶茶一經推出就大受歡迎,除了其文化屬性和打卡功能,全靠同行襯托:沒有競品。
對于這種景區消費同質化的情況,北京商業經濟學會常務副會長賴陽告訴有意思報告,景區游客的消費分為兩種,一種是特色型產品,一種是大眾化產品,后者有更大概率能獲得全國各地消費者的喜愛。作為商家,經營大眾化產品風險最低,銷量最有保證,這使得商家逐漸同質化。
美團統計的消費者最愛口味數據也證實了這一點,根據美團統計,41.8%的消費者最喜歡“辣”,這一比例幾乎是“清淡”(23.7%)和“鮮”(20.3%)的兩倍。而不論是轟炸大魷魚、臭豆腐還是烤串,都是偏咸辣口的,有廣泛的消費基礎。
除了口味具有普適性外,這些小吃的加工工藝和成本也最可控。以烤腸為例,其生產已經達到標準化,商家只需購買好半成品烤腸以及工具,無需做復雜的食材加工,簡單烤制、撒調料即可出品。
性價比一騎絕塵的烤腸和大魷魚們,就這么成為景區商戶們的優選。新火起來的竹筒奶茶亦是如此,主打的就是一個低投入,高回報。
對于如何破解景區消費同質化的問題,賴陽表示,如果由商戶自由選擇,必然是如今的結果。現在很多景區采取的是競價出租,誰給的租金高,就把攤位租給誰,這種情況下,商家就會更傾向于賣使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產品。而商家自身利益最大化,并不一定等于景區利益最大化。
景區應該進行統籌規劃,對于能提升景區消費體驗、文化內涵,但盈利稍弱的產品,給予扶植,打造豐富的業態環境。同時篩選、引進知名品牌,或者和知名品牌合作,甚至扶植本地特色商品,將其打造成一個品牌。用豐富的業態和優質的品牌,共同撐起景區的消費體驗。
“很多現在的知名品牌,當初也只是一個小店嘛。”賴陽表示。
玉淵潭公園和哈根達斯合作推出的文創雪糕
圖源:有意思報告
目前看來,雖然“茶色煙雨”、“茶太良品”等都推出了竹筒奶茶,但其并未入駐景區,景區里的竹筒奶茶大多是商家個人的小店鋪。賴陽認為,竹筒奶茶會不會像具有創造力和審美體驗的文創雪糕一樣,成為生命力長的網紅產品,要看有沒有新的替代品出現,也要看有沒有大品牌去景區做竹筒奶茶,畢竟大品牌的品控、口味、環境等更有保障。
其實竹筒奶茶的問題并不只在竹筒奶茶。竹筒奶茶只是中國景區的一個縮影,中國人苦毫無創意的復制品們,久矣。
作者:屈博洋 敏敏編輯:田納西頭圖設計:王歡頭圖圖源:zzy拍攝,已獲授權值班編輯:屈博洋「點擊即刻擁有我兔手機殼」
▼
有意思報告視頻推薦閱讀
火鍋界的“蜜雪冰城”,開店一萬家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

冷鏈新聞
企業新聞
展會新聞
物流新聞
冷鏈加盟
冷鏈技術
冷鏈服務
冷鏈問答
網站首頁
冷鏈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