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共和銀行的生死搏斗

來源:秦朔朋友圈
相比于硅谷銀行與簽名銀行的閃崩,第一共和銀行的生死搏斗更為壯烈(如果最終活下來的話)或者慘烈(如果最終死掉的話)。
風雨飄搖中的第一共和銀行
第一共和銀行成立于1985年,是一家加州特許商業銀行,總部設在舊金山。第一共和銀行是美國第14大銀行,截至2022年底,該行擁有約2130億美元的資產,市值320億美元。
第一共和銀行和硅谷銀行不同,后者的存款主要來自科技行業的公司,比如META集團,而第一共和銀行的存款主要來自那些公司的老板和高管,比如扎克伯格。
就像很多地區性銀行一樣,第一共和銀行有大量存款超過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的保險上限25萬美元,這個比例為68%。雖然比硅谷銀行的94%要小得多,然而也難逃擠兌狂潮。
第一共和銀行的反應相當快,3月12日星期天,就在硅谷銀行倒閉被接管的當天,它宣布已經和摩根大通達成協議,可以隨時獲得現金,并稱賬上有700億美元的現金可以兌付儲戶提款。
然而,此舉似乎并沒能贏得市場的信任,3月13日星期一一開盤,第一共和銀行股價就暴跌67%,跌幅一度擴大逾78%,并多次觸發熔斷暫停,最后收跌61.83%。
不過,3月14日開盤,股價又暴漲60%,最終收漲26.98%。
3月15日,全球三大評級機構中的兩家下調了第一共和銀行評級。標普全球評級公司將美國第一共和銀行的發行人信用評級從“A-”下調至“BB+” ,將其列為投機級,即“垃圾級”,惠譽國際也將評級從“A-”下調至“BB”。理由是第一共和銀行可能面臨高流動性壓力,資金大量外流,這意味著其需要更多存款、更多美聯儲借款,并暫停派發普通股股息。第一共和銀行股價又應聲下挫,收跌21.37%。
3月16日,開盤急挫25%多,一度跌超41%,隨后,不斷有消息流出,摩根大通首席執行官杰米·戴蒙會見財長耶倫,摩根大通正在牽頭其它銀行救助第一共和銀行……
隨著真真假假消息的流出,第一共和銀行的股價像過山車一樣上躥下跳,多次熔斷,一會兒是跌得太快熔斷,一會兒又漲得太快熔斷,生動演繹股市像躁狂抑郁雙相癥患者。
最后,摩根大通、花旗集團、美國銀行、富國銀行發表一份聲明,它們將分別向美國第一共和銀行注入50億美元的無保險存款。摩根士丹利和高盛集團將分別注資25億美元,另外五家銀行則將分別貢獻10億美元。11家銀行一共注資300億美元。
第一共和銀行一度漲超20%,收漲逾10%。
看著第一共和銀行似乎能夠起死回生之際,3月17日周五,另一家信用評級機構穆迪也將第一共和銀行的評級下調至“垃圾級”,理由是“運營環境迅速惡化”。
同時,市場認為,11家銀行注入的資金是存款,而不是資本金,雖然可以緩解現金短缺的燃眉之急,卻不能解決盈利問題。當天第一共和銀行股價收跌32.8%。
這直接打臉華爾街和華盛頓,在摩根大通帶領11家銀行聯手注資后,耶倫盛贊華爾街的自救姿態,并稱這表明了美國金融體系的堅韌性。
3月17日盤后第一共和銀行宣布,將通過發行新股從其它銀行或私募基金籌集資金,充實現金與資本金。盤前股價又暴跌。
隨后3月18、19日這個周末,美國政府似乎并沒有采取任何看得見的措施。消息面相當平靜,不像上個周末,一片沸騰,舉世矚目。
黃金48小時,救助兩只黑天鵝
3月10日早上,美國股市開盤后僅幾個小時,美國加州金融保護和創新部(DFPI)發布公告,由于流動性不足和資不抵債,根據加州金融法典第592條,他們已接管硅谷銀行,并控制了該行存款。
下午一點,美國財政部長耶倫在出席國會作證后,與負責制定對策的官員舉行了一次電話會議。
同時,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取消當天前往瑞士巴塞爾參加國際銀行例行會議的安排,與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主席馬丁、貨幣監理署長和舊金山聯儲主席一起通了電話。
兩天之前的3月7日,鮑威爾剛參加了國會聽證會,再次對過熱的經濟數據發出警告,暗示還將激進加息。他萬萬想不到,幾天后就有銀行暴雷,且火勢蔓延,他不得不緊急滅火,并筑造防火墻。
3月11日,三方負責人之間的討論變得更加激烈。耶倫、鮑威爾和馬丁再次發言,并且讓美聯儲負責監管的副主席加入談話。這四位官員討論了三種方案:
一、為硅谷銀行尋找買家;
二、為所有銀行推出新的美聯儲融資工具;
三、為硅谷銀行和簽名銀行援引“系統性風險例外“。
第二種方案是指銀行定期融資計劃(Bank Term Funding Program,簡稱BTFP) ,即美聯儲允許銀行以國債、抵押支持證券(MBS)和其他符合資格的資產作為抵押品,獲得貸款,數額等于這些證券的面值,而不是市值。
也就是說,數額不受加息導致市值下跌的影響。這些資金的借款利率將固定為“一年隔夜指數掉期利率”,即市場利率加0.1%。持續時間一年。這些條件相當優厚。
第三種方案,意味著官員們將這些相對較小的貸款機構視為具有“系統重要性”,為它們的所有儲戶提供擔保,即使是那些余額超過聯邦保險限額25萬美元的儲戶。
他們的首選是第一方案,這也是銀行危機時通常的處理方法,這樣可以保全儲戶、投資者、員工等所有利益相關方。然而,一直到3月13日周日下午,他們也沒能找到買家。面對市場情緒帶來的不可預測的巨大風險,沒有銀行愿意做接盤俠。
倒是英國人很快解決了問題,匯豐控股的英國子公司匯豐英國銀行當天宣布將以1英鎊的價格收購硅谷銀行英國子公司。一切開始恢復正常。
不少人疾呼,必須抓住48小時黃金救援時間,如果美國政府在3月13日之前無法提供資金擔保,全美中小銀行都將出現擠兌危機。而且這個錯誤將無法逆轉。好比一個器臟健康的人失血休克,如果不及時輸血就會死亡,死亡后哪怕輸血也救不回來了。
3月12日下午,財長耶倫向拜登總統介紹了最新情況,促使總統批準了援引緊急權力和實施救援的計劃,即第三方案。
據眾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民主黨議員布拉德·謝爾曼稱,這時美國政府開始相信,必須采取積極的行動來恢復信心。他說:“一只黑天鵝就是一只黑天鵝。兩只黑天鵝就是一群了。一旦第二個地區(銀行)被關閉,這就是系統性的危機。”
第二只黑天鵝是指3月12日下午被美國監管機構關閉的紐約簽名銀行。
下午6點多,美國財政部、美聯儲和聯邦存款保險公司在一份聯合聲明中向公眾宣布了這些措施。聲明表示:“今天我們正在采取果斷行動,通過加強公眾對我們銀行系統的信心來保護美國經濟。”
這些舉措都趕在亞洲股市開盤前完成了,減少了對全球金融市場的影響。
被遺棄的第三只黑天鵝?
然而對于第一共和銀行,美國政府似乎并不很上心。3月17日被打臉后,3月18、19日(周末),沒有采取什么看得見的舉措。
3月19日,標普再次下調第一共和銀行評級。市場分析師紛紛懷疑第一共和銀行能否及時籌到135億美元的資本金缺口。
3月20日一開盤,第一共和銀行繼續暴跌,收于每股12.18美元,下跌47.11%。3月份已經下跌了超過90%。
知情人士稱,自硅谷銀行倒閉以來,客戶已經從第一共和銀行提取了約700億美元的存款,占總存款的40%。這已經比硅谷銀行強了,后者在擠兌到25%的時候就倒閉了。
需要指出的是,與硅谷銀行相比,第一共和銀行算得上是風險較低的一類銀行。其投資證券僅占總資產的16%,遠低于硅谷銀行的57%;雖然其貸款量是硅谷銀行的兩倍多,但貸款的風險敞口不及后者的四分之一。
不過,這些都已經不重要了,市場情緒瞬間淹沒這些雞毛蒜皮的理性計算。只要有一點點風吹草動,市場起了一點點疑心,儲戶就開始擠兌,投資者就開始拋售股票,都想趕在別人跑掉之前先跑掉。
評級機構的作用也十分微妙,據稱,硅谷銀行之所以宣布發新股融資,就是因為評級機構敦促它增加資本金,不然就要被降級了。評級機構在2008年的金融危機中已經扮演過令人膽寒的角色,大量以次貸資產為基礎的資產支持證券(ABS)在風險已經很高的時候,還獲得了很好的評級。投資者基于這些評級大量買入,最后紛紛暴雷。
當然硅谷銀行本來完全可以私下募資,不必驚動市場,但是高盛選擇了公開募股。結果,硅谷銀行瞬間進入死亡漩渦。這是一個自我實現的過程。
3月7日周二,硅谷銀行還一如既往地連續第五年登上福布斯年度美國最佳銀行榜單,并入選福布斯首屆金融全明星名單。3月8日盤后,它發布一則公告,將計入18億美元證劵出售虧損,擬發新股融資22.5億美元。公告發布后,硅谷銀行的盤后股價下降8%,不過也有好消息,高盛受到很多認購硅谷銀行股票的訂單。
然而,一個小時后發生的一件事對硅谷銀行十分不利,那就是遭受擠兌的“幣圈友好銀行”Silvergate宣布倒閉。一邊電視、網站鋪天蓋地滾動播放這個消息,一邊一家銀行宣布要融資。市場馬上產生了聯想。
據說第一個去提款的是貝寶創始人彼得·蒂爾參與創立的創投Founders Fund。僅3月9日(周四)一天,儲戶在硅谷銀行的取款總額高達420億美元,占它存款總額的四分之一。3月10日(周五)一早它就倒閉了。
從“全美最佳銀行”“金融全明星”到死亡,只隔了一天。這種創紀錄的猝死讓人瞠目結舌,2008年雷曼兄弟從暴雷到倒閉,歷時三個多月。
當然雷曼兄弟和硅谷銀行的可比性不是很強,雷曼曾是美國第四大投資銀行,而硅谷銀行曾是美國第16大商業銀行;雷曼倒閉的根本原因是投資了大量內在價值很低的次貸有毒資產,最終這些資產價值幾乎歸零,而硅谷銀行投資了大量長期國債,這些資產的內在價值是由美國政府的信用保障的,只是加息一時導致它的市場價值下跌而已。
硅谷銀行和第一共和銀行等,是突然被放血,失血休克,器臟沒有問題,及時輸血就可活過來,而雷曼是器臟機體整體出了問題,好比得了癌癥,不是簡單輸血的問題。
這也是為什么不少投資者表示樂觀的原因。
3月12日,全球最賺錢的對沖基金之一Citadel在一份監管文件中表示,它購買了西部聯合銀行(WAL.US)5.3%的股份。
3月13日,潘興廣場資本管理公司CEO阿克曼(Bill Ackman)在一條長篇推文中說,地區銀行股正以極低的價格出現,這種投資機會并非沒有風險,但它可能最終成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交易之一。他說,如果巴菲特不把資金投入他最喜歡的地區銀行,他會感到驚訝。
3月14日,管理著16億美元資產的Anson Funds買入了第一共和銀行(FRC.US)股票,但具體數量沒有公布。該基金公司投資組合經理Rob Mills表示,這不是信貸危機,這是流動性危機。他表示他對美國第14大銀行第一共和國銀行的管理和貸款質量很有信心。
美國政府的兩難
信心貴比黃金,千鈞一發。然而美國政府在火速接管硅谷銀行與簽名銀行后,對于第一共和銀行的危機,處理起來顯得猶豫不決,小心翼翼。
不過,美國政府的顧慮很能理解。時到今日,還有人指責2008年政府使用納稅人的錢救助華爾街。2008年,華爾街因自身不負責任的行為釀成國際金融危機,此后美國社會對華爾街的非議和責難就從未平息。
許多民眾認為,政府的救援讓華爾街并未因自身的貪婪而受到懲罰。2011年的“占領華爾街運動”算是一次民怨總爆發。
在硅谷銀行倒閉前兩天,包括紅杉資本在內的數百家機構曾簽署了一份共同聲明,要求監管部門出手救助硅谷銀行,阻止系統性災難發生。但是美國財長耶倫明確表示:“在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大型銀行的投資者和所有者得到了政府救助,美國在危機后實施的改革意味著我們不會再這樣做了。”
當然,最終白宮還是做出決策,出手救助,如果因為愛惜羽毛而任由銀行擠兌火勢蔓延,導致危機爆發,它也將無法向人民交代。不過它很小心地不用“救助”這個詞,并一再強調不用納稅人買單。
接管硅谷銀行的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是根據1933年銀行法設立的。從1934年1月1日起,對聯邦儲備系統所有會員銀行以及申請參加聯邦儲備保險并符合條件的州銀行,實行有法定限額的存款保險制度。該公司的資金來自投保銀行每年按其存款總額1/3000繳付的保險費以及投資國債所得利息,并有權在任何時候向財政部借入不超過30億美元的資金。可見,它的資金來自投保銀行,不是財政部,不是納稅人的錢。
在救助硅谷銀行和簽名銀行的同時,白宮表示,救助對象是儲戶,而不是這兩家銀行的股東和債權人,他們應該自己承擔投資的風險。同時,白宮強烈譴責兩家銀行管理層的不法行為和不當管理,表示將追責到底。拜登還譴責了前總統特朗普放松監管釀成惡果。
硅谷銀行閃崩后,特朗普十分興奮,他一直預測拜登將把美國帶入一個比1929年更廣泛、更慘烈的大蕭條,現在終于找到了證據:“銀行已經開始崩潰了”。
然而,民主黨人很快把這次銀行倒閉事件追溯到了他的頭上。美國參議院銀行委員會主席布朗(Sherrod Brown)表示,特朗普于2018年簽署生效的《經濟增長、放松監管和消費者保護法案》,使得美國眾多小銀行豁免于嚴格的監管,并放松了對大銀行的監管。他說:“美國需要嚴格的資本和流動性標準,我們顯然需要加強壓力測試。”
總之,這次拜登救市,一方面要果敢,不能因為不作為而助推危機形成,成為歷史罪人;另一方面又要小心,不能激起公憤,現在就成罪人,那么連任就懸了。
第一共和銀行算活過來了嗎?
拜登總統為何不擔心第一共和銀行成為第三只黑天鵝,觸發系統性風險呢?大概率是因為他相信第一共和銀行應該能夠撐下去,活過來。
一是第一共和銀行可以通過政府的銀行定期融資計劃(Bank Term Funding Program,簡稱BTFP)獲得資金,可以解決流動性問題。二是摩根大通等大行很支持第一共和銀行,可以解決資本金問題。
果然,3月20日周一有報道稱,摩根大通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杰米·戴蒙(Jamie Dimon)正在與其它大行談判,將注入第一共和銀行的300億存款中的一部分或全部轉成資本金。
如果此舉成功提振市場信心,救活了第一共和銀行,那么就是撿了條休克魚。不僅救命行善了,還撿了個大便宜。如果未能提振信心,那么注入的資金就徹底打了水漂。
此外,耶倫提前發布本要在3月21日周二在華盛頓舉行的美國銀行家協會會議上發表的講話摘錄,表示:“為了保護更廣泛的美國銀行系統,我們的干預是必要的,如果規模較小的機構遭遇存款擠兌,或者出現蔓延的風險,也可能有必要采取類似行動。”
有關方面正在研究暫時將聯邦存款保險公司的保險范圍擴大到所有存款的方法。這將有助于緩解區域性銀行的擠兌壓力。這正是馬斯克3月18日在推特上發的建議。
受此影響,3月21日周二開盤,第一共和銀行股票大漲30%多。午后,美國財長耶倫關于政府準備救助受困銀行的講話推動銀行股普遍上漲。美聯儲也宣布3月22日公布是否加息的會議決定。市場普遍認為,美聯儲將停止加息直至市場平穩。
第一共和銀行則表示,如果融資失敗,將考慮重組,縮減規模。也就是說,存續性不受影響。
它現在的確不太可能倒閉,因為已經兌付了一半左右的存款,并從華爾街同行獲得了資金,還可以隨時從銀行定期融資計劃(BTFP)獲得資金。現金是不缺的了,不會破產。缺的是資本金而已,就算籌不到資本金,大不了縮減規模,從一個大銀行變成一個小銀行。大可以美,小也可以美。
盤中第一共和銀行最高漲超60%,收漲29.47%。不過,目前市值也就29.37億,恢復到去年年底的十分之一不到。
盤后,市場情緒繼續十分活躍。盤后股價先是大跌,后回升,又跌,又漲,后又跌,后又漲,最大跌幅7%多,最大漲幅5%多。市場像發了瘋一樣,拿不定主意。
有消息表明,美國政府將更為積極地參與救助“拆雷”第一共和銀行。有人認為這種救助將有利于股票投資者,有人認為這種救助不利于股票投資者。當前者的聲音超過后者時,股價就漲,反之則跌。有人認為第一共和銀行的融資重組計劃將成功,有人認為不然。……
可能影響第一共和銀行估值的各方面信息,看多看空兩種不同的判斷,導致股價像心電圖一般急速上躥下跳,股市這臺投票機差點死機。無數人一夜無眠。
到3月23日周三開盤前,股價漲幅為0%。一開盤先是漲了一點,后來跌了7%多,然后又漲上去,隨后又跌下來,正又要漲上去的時候,美聯儲議息會議結束,宣布加息25個基點,這是自去年三月以來的第九次加息。此次加息后,美國聯邦基金基準利率的目標區間已升至4.75%~5%。
鮑威爾在記者招待會上說,存款人的儲蓄現在是安全的,美聯儲等機構出手救助是正確的;銀行體系的存款流動現已穩定,銀行危機對經濟的影響是適度可控的;曾考慮過暫停加息,但通脹太高,加息仍是共識;并表示將吸取這次銀行危機的教訓。
財長耶倫在國會強調,并未向倒閉銀行的股東和債權人提供救助,他們不受政府的保護。處置這些銀行所造成的損失,不由納稅人承擔,并“收回”前一天做出的要為所有銀行所有儲戶提供擔保的表態。
股市應聲大跌,道指、納指、標普三大股指跌幅均超1.6%,地區銀行股領跌。第一共和銀行大跌15.47%,市值降至歷史最低點24.82億,只剩三月初的8%不到。
知情人士透露,周三,在華盛頓參加為期兩天的金融服務論壇季度會議的摩根大通首席執行官杰米戴蒙(Jamie Dimon)會見了美國總統拜登的首席經濟顧問、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布雷納德,據稱目標是在未來24小時內制定出一套具體措施,拯救第一共和銀行。
3月23日周四,第一共和銀行盤前漲幅一度超11%,開盤后漲近10%,然后一路下降,一度跌近10%,最后收跌6%,市值為23.33億美元,差不多是三月初的7%。沒有最低,只有更低。
盤后,財長耶倫改口稱,準備必要時采取額外行動保護存款安全。
3月24日周五,第一共和銀行開盤跌5%。
第一共和銀行滿滿的求生欲,至此算是被打擊得差不多了。無數次試圖站起來,又被打下去,再站起來,又被打下去,再站起來,又被打下去,再站起來,又被打下去……
從此,大概很長時間只能趴在地上卑微地活著了,不過活總算是活過來了。不知能活多久。第一共和銀行不是最后一個死掉的銀行,就是第一個獲救的銀行。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138199759

標簽:

冷鏈新聞
企業新聞
展會新聞
物流新聞
冷鏈加盟
冷鏈技術
冷鏈服務
冷鏈問答
網站首頁
冷鏈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