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群眾反映東來順羊肉不好吃了,毛主席:陳云你來回答一下

1949年5月14日,一列從東北沈陽駛出的火車,穿過山海關,風馳電掣般地駛進了北平火車站。此時有一位面容清瘦、兩目炯炯有神的中年乘客下了車,他就是曾在延安時期擔任中央組織部長、東北解放時又任沈陽市軍事管制委員會主任的陳云。
陳云
原來隨著我軍在解放戰場上節節勝利,中國共產黨取得全國勝利已是指日可待。但伴隨著軍事上節節勝利而來的是嚴峻的經濟形勢,如何收拾好國民黨政府留下的這個千瘡百孔的“爛攤子”,盡快恢復國民經濟已成為我黨的首要任務。
為此中共中央正在醞釀成立一個統一領導全國經濟工作的財經委員會。該派誰掛帥好呢?周恩來胸有成竹地向毛澤東提議,調陳云回中央主持財經工作。
周恩來的提議可謂是相當精準,陳云從小就在店鋪里當學徒,練就了一手快速打算盤的功夫,二三十年代他在上海從事地下工作時,就利用自己的特長,開辦了一些商業機構,為黨中央的活動籌集經費。后來在江西蘇區和在延安時期,陳云也多次顯露出自己的經濟工作能力。
毛澤東也對周恩來的提議表示贊同,他高興地說:“好,好,這個將點對了,就由陳云來主持中央財經工作。”
于是陳云風塵仆仆地趕回北平,并開始緊鑼密鼓地籌建中央財政經濟委員會。經過近兩個月的準備,1949年7月12日,中央財政經濟委員會正式成立,陳云任主任。
陳云(右一)
陳云上任之初,作為全國經濟中心的上海已經解放,但由于戰爭的破壞,交通中斷,加上物價飛漲,上海的工商業面臨著嚴重的困難,許多工廠商店虧損、倒閉,勞資關系緊張,停工歇業的達20%。新生的人民政權面臨著十分嚴峻的考驗。
面對這樣的情況,中央決定派陳云前往上海,主持有華東、華北、華中、東北、西北5個大區的財經部門領導干部參加的會議,研究解決上海問題的辦法。
陳云到達上海以后,經過大量的調查研究,發現當時上海最突出的經濟問題就是通貨膨脹,而通貨膨脹主要是由于開支過大、鈔票發行過多造成的。陳云認為削減開支是不現實的,因為當時軍費和收購物資的費用都不能減,就算提倡節約可以省一些開支,但數目也不會很大。
陳云經過再三考慮,提出了發行公債這個辦法,發行公債可以起到回籠貨幣、控制通貨膨脹、籌集資金、發展生產的作用。8月11日,陳云給中央發電,建議在年底以前發行2400億元公債。
但由于當時中央的大多數領導長期處于農村環境,對公債并不太熟悉,所以他們認為發行公債是靠借債過日子,這樣很不光彩。毛澤東更是對此十分謹慎,他回電問陳云:為什么公債需要2400億之多,是否可以減少?這樣對我黨在上海等大城市會不會造成不好的政治影響?
陳云又馬上回電解釋說:“解決財政收入的辦法,一般國家有征稅、借債、發行鈔票3種辦法,我們因長期處于農村,對公債辦法用得很少,在貨幣收入不足貨幣支出的情況下,今后適當應用公債的辦法,比單純發行鈔票好,短借短還目的在樹立債信,必要時與第一次還債同時可發行第二次公債。”
陳云的電報終于打消了毛澤東的顧慮,但此時又有人提出疑問:當時工商業還不能正常生產和經營,如果發了公債,工商業會不會垮掉?
對此陳云認為:“我看不會,因為每月發行的鈔票超過公債收回的鈔票。現在我們每月發行現鈔1633億元,而發公債收回的只有600億到700億元,這是有限度的收縮,不要顧慮籌碼會少。我們到時候看情況,如果緊得不行,就后退一點。”
在陳云的堅持下,最后中央決定,從1950年1月1日起發行人民建設折實公債,第一期發行1萬萬分(每分之值按當時物價計算約等于2.2萬元人民幣)。
人民群眾認購公債
事實證明,陳云的做法是非常正確的,在他的帶領下,經過不到一年的平抑物價、統一財經的工作,全國市場物價完全穩住了,迅速消除了國民黨留下的惡性通貨膨脹的后遺癥,取得了新中國經濟戰線上的第一個偉大勝利。毛澤東對此給出了高度的評價,說它的意義“不下于淮海戰役”。
1954年初,中央成立了由陳云擔任組長的編制五年計劃綱要八人工作小組。在此后的近兩年時間里,陳云把精力和心血全部撲在了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改造上,制定了對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贖買的政策,得到了毛澤東的高度贊揚。
1956年1月10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宣布17963戶私營工商業實行公私合營,其中包括同仁堂、東來順、全聚德等老字號。但這些老字號成為公私合營或國營企業后,不僅產品品種減少,而且質量下降非常明顯,其中東來順的問題最為突出。
東來順
“東來順羊肉館”是一家創立于1914年的老店,在店主丁德山的苦心經營下,東來順涮羊肉形成了選料精、加工細、佐料全、火力旺等特點。店里的羊肉薄、勻、齊、美,一涮即熟,又香又嫩,芝麻醬、辣椒油、蝦油等佐料,不僅種類齊全,而且都是自己特制,口味香醇,口感獨特。正因為如此,東來順很快發展成為北京首屈一指的羊肉館。
在公私合營以后,東來順在經營管理上有了很大改進,餐桌由原來的53張增加到105張,顧客也多了,但羊肉的味道卻越來越不如從前。很多顧客反映:現在東來順涮出來的羊肉是一塊塊的,嚼不爛也咽不下;醬油不甜了,芝麻醬粘舌頭了,糖蒜也又辣又苦。甚至有人尖銳地提出:資本主義的羊肉經社會主義改造后,就不好吃了,合營的優越性為什么不能體現在涮羊肉上呢?
這些刺耳的言論很快傳到了毛澤東等中央領導人那里,在1956年的第六次最高國務會議上,毛澤東專門提到了此事,他還問陳云:“為什么資本主義的羊肉到社會主義以后,就不好吃了?”
東來順的涮羊肉
陳云也早就聽說過此事,為了查清背后的原因,他親自來到東來順實地走訪,盡管他自己并不喜歡吃羊肉,但還是進到廚房了解了制作涮羊肉的全過程。此時面對毛澤東的提問,陳云胸有成竹地回答說:
東來順涮羊肉出現質量滑坡問題的主要原因是我們輕易地改變了它的規矩。
1.原來的涮羊肉只用35斤到42斤的小尾巴羊,這種羊的肉相當嫩。我們現在山羊也用,老綿羊也用,凍羊肉也用,涮羊肉怎么能好吃呢?
2.東來順的涮羊肉價錢原來一斤是一元二角八分,合營以后要它和一般鋪子一樣,統統減到一元零八分,說這樣做是為人民服務,為消費者服務。但這樣它就把那些本來不該拿來做涮羊肉的肉也拿來用了,于是羊肉就老了。
3.本來店里一個工人一天切30斤羊肉,這樣羊肉就切得很薄。合營后要求提高勞動效率,規定每天切50斤,結果只好切得厚一些了。羊肉老了厚了,當然就不如原來好吃了。
說完東來順后,陳云又補充說:“其他老字號也存在著這樣的問題,‘全聚德’用的鴨子,原來從小喂起,大概要喂100天左右,飼料主要是綠豆和小米,糧食統購統銷以后,給它勞改農場養的老鴨子,烤的鴨子就不好吃了。”
東來順的后廚
毛澤東聽完以后,點燃了一支煙,然后問陳云:“那么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
陳云馬上提出了4點建議:
1.對“統購統銷”,要采取一定的改進措施,好的才要,不好的就不要,好的給高價,不好的給低價,逼著生產方改進提高質量;
2.對商品的設計人員要給予資金,這樣才有利于調動他們的聰明才智,設計出群眾喜愛的產品;
3.每個產品都要由內行來管理生產;
4.要保證供應好的原料。
毛澤東十分贊同陳云的意見,后來他多次在不同場合反復強調要永遠保持和發揚東來順等老字號的品質和特色。有一次,毛澤東在聽取手工業管理局負責人的匯報時就說:“提醒你們,手工業中許多好東西不要搞掉了。王麻子、張小泉的剪刀一萬年也不要搞掉。我們民族好的東西上,搞掉了的,一定要來一個恢復,而且要搞得更好一些。”
毛澤東指示:王麻子,東來順,全聚德,要永遠保存下去。
正是有了陳云的建議,東來順的羊肉很快又變得好吃了。1956年2月5日,《人民日報》、《北京日報》分別在各自的第二版以較大篇幅刊發了介紹東來順涮羊肉恢復原有特點、變得更加好吃的專題文章,引起了社會各界、尤其是首都民眾的廣泛共鳴。
1956年8月22日,黨的七屆七中全會召開,為八大作準備工作。毛澤東在會上提名陳云為黨中央副主席,陳云卻表示自己當副主席不合適,不必考慮他。對此毛澤東專門說了一段話:
至于陳云同志,他也無非是說不行、不順。我看他這個人是個好人,他比較公道、能干,比較穩當,他看問題有眼光。我過去還有些不了解他,進北京以后這幾年,我跟他共事,我更加了解他了。不要看他和平得很,但他看問題尖銳,能抓住要點。所以,我看陳云同志行。
毛澤東和陳云(中)
就這樣,在八大后召開的八屆一中全會上,陳云正式當選為中央副主席和中央政治局常委,走上了更加廣大的舞臺。
作者簡介:帝哥,一位90后上班族,專職寫作2年,已在各大自媒體平臺發表多篇10萬+的爆文。如果你對自媒體、寫作、賺錢感興趣,想每個月都能靠下班時間做副業、兼職,可以搜索關注我的公眾號“帝哥說史”,一起探討一起進步。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138199759

標簽:

冷鏈新聞
企業新聞
展會新聞
物流新聞
冷鏈加盟
冷鏈技術
冷鏈服務
冷鏈問答
網站首頁
冷鏈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