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聚薈餐飲有限公司(南京一美食薈每天賣出幾千單外賣,鏡頭下的一幕卻讓人反胃)

最近,有愛心市民反映:在南京新街口有一間甜品薈,里面涌進了數家餐飲送餐店家,每晚生意異常火爆。但那些店家的加工自然環境卻臟亂差,從業人員在制售肉類過程中操作也不規范,存有嚴重的肉類安全隱患,內部空間狹小店家眾多,菜肴及包裝盒放置地上。南京新街口商場和寫字樓林立,人員眾多,每晚餐飲需求量大。
圖片來源:攝圖網12月9日上午10點左右,本報記者找到了華新大廈下面的這家華新甜品薈,雖然還沒到午飯時間,但在甜品薈的門口已經涌進了許多等待送餐的送餐老趙。
下面全是餐飲送餐店家,就一中午一人接個十幾單,好幾百個騎手要出幾百單吧這里。
中午11點左右,本報記者跟隨送餐老趙進入這家甜品薈,此時各家店的餐飲從業人員都在緊張忙碌著。
本報記者粗略數了呵呵,幾百平米的內部空間里,大約有三十數家各類餐飲送餐店家,由于內部空間狹小,許多店鋪都沒專門的原料儲藏間,菜肴放置混亂。
本報記者在現場看到,一間送餐店家把洗好的藕與拖把擺到一起,醬料則擺到人來人往的過道上,沒任何遮擋。
對此,該店從業人員解釋稱是,“我是早上做起來讓它涼呵呵,然后就打包小盒裝呵呵。”
在用餐高峰時,有的店家為了拿取方便,直接把紙袋子扔在了地上,而那些袋子就是用來裝肉類的。
不光是店家不注意衛生,現場的一些送餐老趙可能是接單太多,也把拿不下的送餐丟在了臟兮兮的地面上,甚至放在廢棄物旁邊。
后廚墻面有污垢和腐爛
工人雙腳接觸食店
那些店家的后廚又是如何呢?本報記者走進一間名叫“寶哥豬肚雞湯飯”的后廚。
只見墻面和地面上滿是污垢,有的地方已經腐爛變黑,而邊上就是各種菜肴。
按照《肉類安全法》的相關要求,餐飲從業人員在處理食店或是直接入口的食物時,要配戴一次性頭盔。
但本報記者在暗訪中發現,好幾個送餐店的餐飲從業人員都是雙腳接觸食店。而工作人員對此稱,是因為戴頭盔不好操作。
員工赤膊上陣不戴墨鏡
浴室廢棄物箱無遮擋
可能是浴室氣溫比較高,有的餐飲從業人員連工作服也不穿,直接赤膊上陣。
還有許多送餐店的員工在配餐時,沒配戴頭罩或是墨鏡,只顧與送餐老趙講話,罔顧自己的吐沫亂飛。
此外,浴室里的廢棄物容易滋生蟲子和吸引老鼠,按照規范,浴室廢棄物箱都應該蓋上蓋子,但本報記者注意到,華新甜品薈30數家送餐店的浴室里,廢棄物筒都沒蓋子。
有控煙標示無人管理
存有一定的安全隱患
除了肉類安全存有一定的問題,本報記者注意到,華新甜品薈人員較為密集,各個店家都存放了食用油、餐飲包裝盒等易燃物質。為了防患火災,現場也貼了許多控煙標示。
但依然有許多餐飲從業人員以及送餐老趙在抽煙,沒管理人員進行勸阻,存有一定的安全隱患。
圖片來源:攝圖網推行“陽光浴室”形成有效監管
如今手機送餐已經成了許多人,特別是年輕人的生活方式,做送餐,首先需要保證衛生、安全,不能任由送餐后廚淪為“隱秘的角落”。
江蘇蘇州以及南京江北新區許多地方已經在推行“陽光浴室”,通過“明廚亮灶”直播,讓顧客可以看到店家的后廚實景,肉類清洗加工制作過程一目了然。
送餐后廚要見得光,監管必須無死角,監管部門也要發揮職能作用,一旦發現黑送餐或是不符合衛生條件送餐店家,要堅決整改取締,要明確第三方訂餐平臺的主體責任,把好市場準入關,最大限度地確保肉類衛生與安全。
餐飲點評
隨著消費需求的改變,送餐逐漸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當然,對于餐飲店家來講,送餐也是其生存發展的重要途徑。然而,良好的市場消費自然環境需要大家一起維護。倘若餐飲店家一味地為了追求利益而罔顧顧客的飲食安全,菜肴過期,后廚衛生自然環境骯臟不堪,顧客每晚所面對的都是各種“黑暗”送餐,那誰還敢繼續點送餐?久而久之,大家對市場失去了信心,也不排除重新回歸家庭餐飲。所以,盡管送餐市場規模巨大,但也需要店家珍視,還是希望各位餐飲老板們能夠憑良心做餐飲,且行且珍視!
本文地址:https://www.food12331.com/hyzx/3930.html 著作權聲明:除非特別標示,否則均為該站原創該文,轉發時請以重定向形式標明該文原文。 著作權聲明:除非特別標示,否則均為該站原創該文,轉發時請以重定向形式標明該文原文。相關標簽: 送餐 餐飲 甜品薈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138199759

標簽:

冷鏈新聞
企業新聞
展會新聞
物流新聞
冷鏈加盟
冷鏈技術
冷鏈服務
冷鏈問答
網站首頁
冷鏈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