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0ccs2"><center id="0ccs2"></center></acronym><option id="0ccs2"><xmp id="0ccs2">
<tr id="0ccs2"></tr>
<sup id="0ccs2"></sup><acronym id="0ccs2"></acronym>
<rt id="0ccs2"></rt>
<acronym id="0ccs2"><small id="0ccs2"></small></acronym>
<samp id="0ccs2"><object id="0ccs2"></object></samp><acronym id="0ccs2"><center id="0ccs2"></center></acronym>
<sup id="0ccs2"></sup>

四成多吃夜宵居民處于“疾病狀態”

  “2019健康責任論壇暨2018年全民中醫健康指數研究報告發布會”7月5日在京舉行。論壇上發布了《2018年全民中醫健康指數研究報告》。數據顯示,20—39歲居民“疾病狀態”比例為28.7%,在各年

  “2019健康責任論壇暨2018年全民中醫健康指數研究報告發布會”7月5日在京舉行。論壇上發布了《2018年全民中醫健康指數研究報告》。數據顯示,20—39歲居民“疾病狀態”比例為28.7%,在各年齡段中比例最高。其中,在飲食方面,“吃夜宵”居民“疾病狀態”的比例為45.6%;“不吃早餐”居民“疾病狀態”比例為40.7%。

 

  中醫健康指數是在中醫理論指導下衡量健康狀態的指標。中醫健康狀態分為健康狀態、中間狀態、疾病狀態。2018年全民中醫健康指數為63.1,表示目前全民健康處于相對較穩定狀態。調查數據顯示,20—39歲居民“疾病狀態”比例為28.7%,在各年齡段中比例最高。40—59歲居民和60—80歲居民“疾病狀態”比例分別為17.4%和15.9%。本年度報告首次關注青少年中醫健康問題,13—19歲居民“疾病狀態”為8.6%,易患健康問題總體比例較低,主要問題是脾胃、肝功能失調等。

 

  調查數據證實,飲食、起居等生活習慣與人們的健康密切相關。在飲食方面,“吃夜宵”居民“疾病狀態”的比例為45.6%,“不吃早餐”居民“疾病狀態”比例為40.7%,“不吃晚餐”居民“疾病狀態”的比例為19.4%;“肉食為主”居民“疾病狀態”比例為29.9%,“素食為主”居民“疾病狀態”比例為23.5%。在起居方面,“經常熬夜、睡眠不足”居民處于“疾病狀態”比例為35.2%。在運動方面,“每天堅持運動”居民處于“疾病狀態”比例為14.5%,“每月運動幾次”居民處于“疾病狀態”比例為27.7%。

 

  專家建議,脾胃不和人群應避免寒涼、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三餐規律,避免饑飽無常,盡量不吃宵夜,戒煙限酒。肝功能失調人群平時應保持樂觀心態,盡量少生氣,可避免肝氣郁結。

 

  該論壇由人民健康、中華中醫藥學會主辦,已經連續發布四年的“全民中醫健康指數研究報告”。2018年度中醫健康指數調查范圍覆蓋全國45個市縣,樣本量覆蓋13—80歲年齡段群體。

鄭重聲明: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僅作為參考,如果網站中圖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處理!

為您推薦

天天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