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歷來高度重視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治理,全省農業農村系統始終堅持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時創立的治理“餐桌污染”、建設“食品放心工程”的好機制、好做法,持之以恒、久久為功。今年6月以來,福建省緊緊圍繞“治違禁 控藥殘 促提升”三年行動目標要求,聚焦重點品種,明確重點任務,推進重點舉措,堅持“五全”治理思路,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展廣度,緊盯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集中力量攻克突出問題,扎實有力推動各項治理任務落地落實。
一、堅持全鏈條,完善治理環節
堅持綜合治理、系統治理、鏈條治理,根據農業農村部等7部門方案部署,將三年行動治理重點任務具體細化至農資產銷環節、生產使用環節、產品監測環節、質量追溯環節、準出準入環節、執法辦案環節等6大環節,逐個環節細化具體任務、明確具體責任單位和責任人,并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確保每個環節都責任到崗,落實到人,無縫銜接,抓細,抓實,抓出成效,避免出現監管盲區和死角。
二、堅持全覆蓋,擴大治理對象
整治對象上,在11個重點品種生產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和種養殖大戶全部納入監管名錄的基礎上,將專業村散戶也全部納入整治重點,實行主體、散戶一張網管理。監測對象上,在“雙隨機”抽樣監測的基礎上,加大重點品種監測力度,對11個重點品種開展全覆蓋監督抽查和專項抽檢,并將專業村散戶納入監測范圍,真正做到每一個品種、每一個區域、每一個環節、每一個季節全覆蓋、零死角、無遺漏。培訓對象上,注重因地制宜,分類施策,體現差別化,不搞一刀切,在生產主體全覆蓋培訓的基礎上,將專業村散戶作為重點宣傳培訓對象,開展整村制宣傳培訓,提高區域質量安全管控水平。
三、堅持全品類,延伸治理深度
福建省始終聚焦突出問題抓監管,近年來針對監測數據分析、部門形勢會商發現的的突出問題品種,及時開展了針對性集中整治。2020年就已部署開展了韭菜、芹菜集中治理行動,今年3月份部署開展了“瘦肉精”專項治理、4月份部署開展了雞蛋專項治理行動。在制定三年行動實施方案時,結合今年以來市場監管、衛生健康等部門日常風險監測發現的鵝蛋、鴿子蛋、鵪鶉蛋等質量安全問題,將重點治理品種“一顆蛋”從雞蛋延伸至禽蛋,“兩塊肉”從牛肉、羊肉延伸至牛肝、羊肝,大大提升了整治針對性和實效性。
四、堅持全智能,提高治理效率
大力推進承諾達標合格證與一品一碼追溯并行制度,建立“證碼”并行系統。將11個重點品種生產主體全部納入“證碼”并行系統監管。建成覆蓋全省的農資監管信息平臺,全省所有農獸藥生產經營企業全部納入平臺監管,實現農資產品快速查詢追蹤、動態稽查購銷。“證碼”并行系統和農資監管信息平臺依托福建“農業云131”統一綜合門戶平臺,實現自動數據驗證、自動問題推送,監管執法人員足不出戶,即可實時線上巡查和管控11個重點品種生產主體的生產經營情況和農資購銷情況,發現問題線上即時推送,由短信平臺自動發送信息至生產主體,讓數據多跑路、人員少跑腿,提升監管信息化、智慧化水平。
五、堅持全協同,提升治理水平
三年行動治理鏈條長,涉及部門多,全省堅持產業協同、部門協同、上下協同,發揮專業監管、行業監管、屬地監管的合力,形成推進工作的強大力量,力爭取得更深層次、更廣領域、更高水平的治理成效。加強產業協同,牢固樹立“抓生產必須抓質量,管產業必須管安全,管區域必須管安全,管主體必須管安全”意識,凝聚源頭治理、主體服務、區域管理、產業發展、技術指導、檢驗檢測、監管執法等行業合力,持續深化重點品種源頭治本之策。加強部門協同,省農業農村廳與省公安廳、市場監管局、海洋漁業局等多部門建立了常態化會商協調制度,聯合制定印發了《福建省食品安全執法聯動工作規范》,全面落實“兩法銜接”相關工作機制,實現行政處罰和刑事處罰無縫對接。加強上下協同,建立健全基層監管隊伍,省市縣鄉村五級聯動,將三年行動具體措施落實到村到企到田,切實壓實屬地管理責任和主體第一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