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網訊 6月25日,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公布了新一期食品抽檢信息,抽檢的糕點、餅干、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蛋制品、淀粉及淀粉制品、罐頭、冷凍飲品、食用農產品、水產制品、水果制品、速凍食品及糖果制品等554批次樣品中,有9批次樣品不合格。
3批次樣品檢出微生物污染問題
不合格樣品中,有3批次樣品檢出微生物污染問題。其中,有2批次樣品檢出菌落總數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分別為:連云港開發區好又多連鎖超市銷售的標稱連云港卅屋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夾心海苔(調味海苔)、常州市江蘇明都超市有限公司常州明都連鎖店銷售的標稱常州香麥兒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米香醇面包(原味)。
菌落總數是指示性微生物指標,主要用來評價食品清潔度,反映食品在生產過程中是否符合衛生要求。菌落總數超標的原因,可能是個別企業所使用的原輔料初始菌數較高,又未按要求嚴格控制生產加工過程的衛生條件,或者包裝容器清洗消毒不到位,還有可能與產品包裝密封不嚴、儲運條件控制不當等有關。
還有,泰州世紀聯華商業有限公司銷售的標稱南通市港閘區美發食品廠生產的步步糕檢出霉菌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霉菌是自然界中常見的真菌,食品中霉菌超標原因可能是加工用原料受霉菌污染,或者是產品存儲、運輸條件控制不當導致流通環節抽取的樣品被霉菌污染。霉菌污染可使食品腐敗變質,破壞食品的色、香、味,降低食品的食用價值。《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糕點、面包》(GB 7099—2015)規定,糕點中霉菌應符合≤150CFU/g的要求。
1批次樣品檢出重金屬污染問題
不合格樣品中,有1批次樣品檢出重金屬污染問題,為:蘇州工業園區劉憶文海鮮店銷售的梭子蟹檢出鎘(以Cd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鎘是最常見的重金屬元素污染物之一。鎘對人體的危害主要是慢性蓄積性,長期大量攝入鎘含量超標的食品可能導致腎和骨骼損傷等危害。《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7)中規定,鎘(以Cd計)在鮮、凍水產動物(甲殼類)中的最大限量值為0.5mg/kg。
1批次樣品檢出獸藥殘留問題
不合格樣品中,有1批次樣品檢出獸藥殘留問題,為:蘇州工業園區孫艷俠水產店銷售的黃鱔檢出恩諾沙星(以恩諾沙星與環丙沙星之和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恩諾沙星屬第三代喹諾酮類藥物,是一類人工合成的廣譜抗菌藥,用于治療動物的皮膚感染、呼吸道感染等,是動物專屬用藥。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獸藥最大殘留限量》(GB 31650—2019)中規定,恩諾沙星(以恩諾沙星和環丙沙星之和計)在魚的(皮+肉)中最大殘留限量為100 μg/kg。長期食用恩諾沙星超標的食品,可能導致在人體中蓄積,進而對人體機能產生危害,還可能使人體產生耐藥性菌株。
4批次樣品檢出質量指標不合格
不合格樣品中,有4批次樣品檢出質量指標不合格。其中,2批次樣品檢出過氧化值(以脂肪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分別為:徐州市蘇果超市(徐州)有限公司香檳城社區店銷售的標稱東海縣老鄉好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椒鹽味花生米(油炸類)、無錫市利群時代商貿有限公司無錫金城東路店銷售的標稱青島秋潤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原味花生。
過氧化值主要反映食品中油脂是否氧化變質,隨著油脂氧化,過氧化值會逐步升高。過氧化值超標的原因可能是產品用油已經變質,或者產品在儲存過程中環境條件控制不當,導致油脂酸敗;也可能是原料中的脂肪已經氧化,原料儲存不當,未采取有效的抗氧化措施,使得終產品油脂氧化。過氧化值一般不會對人體的健康產生損害,但嚴重時會導致腸胃不適、腹瀉等癥狀。
還有2批次樣品檢出酸價(以脂肪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分別為:徐州市江蘇歡樂買商貿股份有限公司通成店銷售的散裝黑芝麻、淮安市淮安區席橋鎮喜客來超市經營部銷售的標稱江蘇冠宸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紅豆味面包。
針對監督抽檢中發現的不合格食品,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已責成相關設區市市場監管部門立即組織開展處置工作,查清產品流向,督促企業采取下架召回不合格產品等措施控制風險,依法處理違法違規行為,及時將企業采取的風險防控措施和核查處置情況向社會公開。
江蘇省市場監管局關于9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2021年第32期)不合格樣品信息
(來源:江蘇省市場監管局)
不合格產品信息.xlsx
相關報道:江蘇省市場監管局關于9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2021年第32期)
本文由中國食品安全網食品資訊中心編輯,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如需轉載,請聯系取得授權后轉載,請聯系news@foodmat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