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豐農穩,盛世和安。作為國家級現代農業示范區、首批國家農業產業化示范基地的萊西市,按照“南菜北果”的總體布局,培育形成了糧食、花生、果品、蔬菜四大主導產業。落戶萊西的凱盛浩豐農業有限公司、青島有田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等現代農業企業,成為符合全球優質農產品標準的“智能蔬菜工廠”,加速了農業生產智能化、標準化建設進程。
5月12日,本報記者來到萊西市龍水社區七星河新村的凱盛浩豐農業有限公司萊西基地,與萊西市農業農村局、龍水社區、七星河新村相關負責人和基地負責人、員工就現代農業整鏈條發展、現代農業品牌打造、“公司+農戶”模式共同致富等話題展開討論。
●龍水社區七星河新村第一書記張建東:
七星河新村由胡家疃村、簸箕掌村、龍灣等7個自然村組成,有1892戶、5000多名村民,村里有20多年種植西紅柿的歷史。鄉村振興的關鍵是產業振興,我們要聯村帶戶鋪出致富路,通過抓好黨委班子、選準發展路子、想出致富法子、建好產業園子、打出產品牌子、鼓起農民錢袋子,實現“六子登科”,促進鄉村振興。眼下,我們正在打造“幸福七星河”農產品牌,就是要合力闖市場,通過整合7個村的資源創品牌,幫助農民增收。
凱盛浩豐農業有限公司萊西基地將是我們做大做強西紅柿產業的引擎。首先,要爭取資金建設一批大棚,通過合作社的經營方式,做給農民看,幫著農民富,帶著農民干。此外,還要讓農民在振興中當主角,農民建、農民干、農民銷,把西紅柿產業規模做起來,把品牌做響,讓農民掌握銷售權。最終,通過主導產業帶動村莊特色致富項目,比如烤鵝、香油、玉米餅等產品加工項目,讓農民各顯神通,各顯其能。
●萊西市農業農村局鄉村產業發展科科長單泊仁:
萊西市有耕地107.3萬畝,常住人口中接近一半是農業人口。要提升重要農產品產能,帶動農民共同致富,必須依靠現代農業的高質量發展。近年來,萊西市通過科技賦能,加快智能農機推廣、智慧農業生產和集成技術應用,助推現代農業發展“加速跑”。
目前,萊西培育發展了牛奶、生豬、雞肉、蔬菜、果品和花生6大產業鏈條,雀巢、九聯、萬福、佳德、東生等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已經在行業或區域顯現出帶動作用。萊西現在已經有青島市級及以上農業龍頭企業65家,這些農企以優勢特色農業產業帶為依托,與農戶建立起多種“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聯結機制。
種業是農業的芯片,是現代農業高精尖科技的聚合體。我們意識到,現代農業的未來,需要種子產業的引領,萊西下一步需要加強發展種子產業。目前,萊西已經有青島金媽媽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這樣的現代化種業公司,但還不能滿足萊西現代農業發展的需求,我們要加大引進種子企業力度,讓種業產業為鄉村振興助力。在農產品品牌建設和推廣方面,希望能聯合全市的平臺資源,加強品牌宣推,讓萊西農產品走進千家萬戶。
●龍水社區宣傳統戰委員隋曉峰:
由于農民普遍采用傳統農業的種植方式,七星河新村存在西紅柿大棚老化問題。我們開始嘗試“公司+基地+農戶”的方式,讓傳統農業升級。目前引入一家公司出資建設了47個蔬菜大棚,已有47名村民報名租賃大棚,通過集中建棚、農戶租賃、個人管理、統一供肥、專家指導的合作社模式,引領村民嘗試現代農業的管理方式。
城鎮化是大趨勢,鄉村今后要加強人居環境改善,消除“老、舊、破”,讓村子里的馬路寬、路燈亮。營造良好硬件環境,吸引更多的現代化農業企業落戶,以“公司+農戶”的經營形式,帶動村民增收致富。
●龍水社區社會事務服務中心主任陶明琛:
發展現代農業離不開高素質的管理者和從事實際操作的農民。現在的狀況是,大部分農村的年輕人不愿從事農業,想方設法離開農村到城市去打工。
現在,鉆石小鎮、中建材藥玻、山東體育學院已經落戶龍水社區,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的大型企業、院校入駐,改善農村地域環境,提升區域檔次,聚攏人氣。吸引離開的年輕人重返農村,打造現代農業的主力軍。此外,亞洲******的單體農業智慧溫室基地已經建成運營,下一步,要讓這個現代農業基地成為技術培訓基地,讓返回農村的年輕人在現代農業基地工作的同時,學習掌握先進農業技術,成為創業致富的“新農人”。
●凱盛浩豐農業有限公司萊西基地經理屈鋒:
凱盛浩豐是山東省設施農業標準化示范基地、人工智能產業示范基地、智慧農業應用基地。凱盛浩豐萊西基地于2020年9月在七星河新村投產,目前,產品銷往盒馬、叮咚買菜等。作為智慧農業公司,基地在種苗選育和培優方面不遺余力,上年度基地篩選主栽了四個番茄品種,一個鮮食黃瓜品種,都是國內外頂尖品種。
目前,基地的基層管理人員和基層技術人員,都是萊西當地有一定文化程度、愿意致力于農業的年輕人。我們希望能有更多的當地年輕人加入,在工作中學習現代農業技術和管理知識,以點帶面,成為農業創業人。
●萊西市七星河新村村民孫甜甜:
去年9月返鄉之前,我在深圳工作了十年,返鄉之后,我成為凱盛浩豐萊西基地的員工。通過幾個月的新工作,我對現代農業的“神奇”有了新認識:莊稼不是種在地里、西紅柿的枝蔓能長到7米、雄蜂傳粉能代替激素增加掛果量……
現在許多村民還認為,務農就是“面朝黃土背朝天”和“出大力、流大汗”,因此大部分年輕人不愿意務農。希望今后能加大對現代農業的宣傳,讓大家了解真正的現代化智慧農業,讓外出務工的農民回鄉,成為“新農人”。
聲明:本網部分文章轉自互聯網,如涉及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告知本網處理。電話:010-6211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