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0ccs2"><center id="0ccs2"></center></acronym><option id="0ccs2"><xmp id="0ccs2">
<tr id="0ccs2"></tr>
<sup id="0ccs2"></sup><acronym id="0ccs2"></acronym>
<rt id="0ccs2"></rt>
<acronym id="0ccs2"><small id="0ccs2"></small></acronym>
<samp id="0ccs2"><object id="0ccs2"></object></samp><acronym id="0ccs2"><center id="0ccs2"></center></acronym>
<sup id="0ccs2"></sup>

中國冷鏈物流網

滬舟甬跨海通道(一次申報 一次查驗 一次放行 滬浙港口“聯動接卸”)

時間:2023-02-20 01:52:18來源:food欄目:物流新聞 閱讀:

 

  本報訊(本報記者 李曄)滬浙港口協同頻密密切。去年1至5月,總計有11.75萬標箱的進出口貨物運輸,透過一場申報、一場核驗、一場離境的“協同發運”形式,來往浙江港口和洋山港間。

  6月15日,上海市人民政府與浙江省人民政府簽署進一步深化金砂山經貿合作開發框架協議,將有力促進長三角國際級港口群建設和hondayz新形式的形成。為此,上海海關持續加大改革創新力度,促進上海洋山港與浙江安吉港、浙江獨山港間“協同發運”監管形式越發成熟。據悉,“協同發運”形式于2020年11月3日在洋山港和江蘇太倉港間走通福盧,此后迅速推廣至安徽蕪湖港、浙江獨山港和浙江安吉港等。該形式組合了最經濟的H2O運輸形式和最便利的通關政策,將內河港口視為上海港的延伸,實施整體監管。

  據分析,隨著滬浙港口“協同發運”形式的普及,長三角越來越多貨柜貨物運輸有望“棄陸改水”。浙江一家供應鏈公司每年進口鋼材約1000標箱,過去進口貨物運輸離港后,先以集卡形式將貨物運輸從洋山港提離,在上海找存貯倉庫,將貨物運輸放下,隨后交還貨柜細口,再經公路運輸將貨物運輸拉到長三角各出發地,中間環節多、費用高,還常遇公路阻塞,導致效率低下。

  由此可見,進口貨物運輸在洋山港實現通關離境后,可直接乘坐定班接拖船退至浙江獨山港、安吉港等,每個標箱可節省生產成本約200元,運輸時數反而還比水路運輸減少一半。物流時間的低估值,讓企業增效之外,在棉纖維上也更有把握。來源:解放日報 作者:李曄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138199759

鄭重聲明: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僅作為參考,如果網站中圖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處理!

標簽:

食品安全網https://www.food12331.com

上一篇:廣東援藏干部待遇的規定(廣東援藏助力林芝打造產業生態閉環)

下一篇:武漢突破性發展數字經濟(“數字經濟”引領漢陽創新發展)

相關推薦
  • 首個“零碳冷鏈園區碳核算”標準編制啟動,構
返回頂部
?
天天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