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義將成為貴州冷鏈物流體系中心 ——看貴州黔北現代物流新城如何借勢發力

曾經,一句“蜀道難,難于上青天——黔道更比蜀道難”的古代和現代組合詩成為了人們對以往貴州交通環境的形象感嘆。如今,隨著高鐵、高速、各大機場的相繼建成和開通,貴州的交通環境變得越來越好,往來旅游、創業的人們也越來越多。近年來,隨著貴州的加速發展,各種生活消耗品輸入和農產品聚集輸出急劇增加,冷鏈建設的相對滯后掣肘了商貿物流業的發展。黔貨要真正走出大山,貴州能得到持續性的良好發展,冷鏈體系建設就成為了重中之重。
按照《貴州省發展冷鏈物流業助推脫貧攻堅三年行動方案(2017—2019年)》通知要求,2017年,我省將實現全省9個市(州)冷鏈物流中心全覆蓋;2018年,全省88個縣(市、區、特區)實現冷庫全覆蓋。2019年,全省冷庫庫容達160萬噸,其中產地預冷達30萬噸,冷鏈運輸車輛達1400臺,建成以貴陽和遵義為中心,其他市(州)所在地為樞紐,縣(市、區、特區)為節點,鄉鎮大型農產品生產基地為末梢的冷鏈物流網絡,形成覆蓋范圍廣、運營成本低、使用效率高、“冷藏、運輸、加工、銷售”一體化的冷鏈物流體系,實現鄉鎮大型農產品生產基地冷鏈預冷全覆蓋。
即將投入運行的貴州黔北現代物流新城冷
鏈物流中心一角
為黔貨出山鋪路搭橋
遵義現有800萬人口,按照國務院早在“十三五”規劃中對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的要求,2020年前遵義整座城市足足需要20多萬噸冷庫的支撐。然而目前遵義的冷庫總量還達不到需求標準,且遠低于同等城市發展水平。沒有冷庫,就沒有凍品批發市場,即使老百姓有需求,因市場流通不活躍,最后也將受制于好東西進不來、出不去、存不住、易變質、價格高的困境。
為積極響應號召并順應市場需求,給貴州脫貧攻堅添磚加瓦,貴州黔北現代物流新城啟動了冷鏈項目建設,將打造擁有10萬噸存儲量、包括集果蔬初加工、低溫冷藏、農產品交易、物流配送等一體化的冷鏈物流中心,展現國企擔當。
目前,貴州黔北現代物流新城正在全省范圍內建設冷鏈集配中心,目標是在全省建100個集配中心和凍庫、冷鏈等一系列配套設施,部分大縣還將建2至3個,在解決遵義冷鏈物流的同時,全面構建全省冷鏈物流網絡。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百姓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冷鏈物流需求日趨旺盛、態勢良好。發展冷鏈物流是滿足遵義市民消費升級的客觀要求,是保障食品質量安全的重要環節,是提高生產經營效率的現實選擇,是整合延長產業鏈條的有效途徑。當前,冷鏈物流業正面臨大發展、大變革的關鍵時期,貴州黔北現代物流新城搶抓機遇,將其作為現代物流業發展的新興業態、重要抓手,強力推進。
臺灣冷鏈協會到訪貴州黔北現代物流新城
遵義冷鏈會輻射很遠
遵義作為貴州冷鏈大體系的中心,發展冷鏈物流,眼光肯定不僅是只盯著省內。總投資達3.5億元的貴州黔北現代物流新城冷鏈物流中心規劃建設了6個單體冷庫,總建筑面積達9.6萬平米,在建設伊始就有了開闊眼界、立足西南、輻射全國、連通世界的定位,因此,項目還將運用互聯網、大數據來做大做強。
我省是農業大省,農產品又是黔貨的主要組成,要實現農產品“種得好”又能“賣得好”、高品質收獲高效益,關鍵在冷鏈物流。因此,貴州黔北現代物流新城始終緊盯市場消費升級和結構變化,將在冷鏈交易平臺打造、冷鏈運輸鏈條拉長、分類分檔分種經營上下大功夫,更好適應個性化、定制式的消費需求。
遵義發展冷鏈物流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一是有著很好農業基礎,作為擁有黔北糧倉美譽的地方,遵義的農副產品精深加工近年得以發展迅速;二是有著便捷交通優勢,地處西南腹地、四通八達,多式聯運的大交通格局正在形成,集散、分撥、配送成本也將因貴州黔北現代物流新城的建成進一步降低;三是有著巨大市場潛力,冷鏈運輸目前應用比例偏低而需求旺盛、前景可期;四是有著良好發展機遇,遵義綜合保稅區的掛牌,為加快建設現代物流體系、破解冷鏈物流業發展瓶頸提供了寶貴平臺。
由于冷鏈物流不完善,農產品流通環節損耗大,導致物流成本直線走高。為加快解決冷鏈物流難題,正在加緊建設中的貴州黔北現代物流新城冷鏈物流中心,不僅只服務于遵義市場,還將會輻射西南地區及湖、廣等地,為市場流通發揮極大作用。
下一步,貴州黔北現代物流新城還會將冷鏈物流發展立足綜合交通優勢和產業基礎優勢,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規模化、標準化、智慧化、專業化”為方向,加快步伐,讓遵義的冷鏈輻射半徑更遠、更好。
貴州黔北現代物流新城區位優勢明顯
遵義已打響冷鏈發展攻堅戰
其實,在發展過程中,遵義的冷鏈發展攻堅戰已經打響,那么如何抓住重點產業、盡快取得突破?筆者認為,物流業是遵義未來依托優勢著力打造的支柱產業之一,遵義必將主動適應消費升級需求、加快發展冷鏈體系,搶占產業制高點,實現由傳統向現代的轉型。
當前,國內大部分冷鏈企業服務觀念比較傳統落后,同質化競爭嚴重,大大影響行業效率。隨著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崛起和科學技術的飛躍發展,冷鏈物流產業蘊含無限機遇,企業的組織分工和業務模式存在很多變化空間,要實現多元化發展冷鏈市場,就要求企業向供應鏈、宅配、零擔、平臺化等多個方向轉型升級。
冷鏈是民生工程,其發展軌跡快慢主要取決于消費者的需求程度,以市場為主導,會最大化激發冷鏈企業的市場活力和創新能力。近年來,遵義市委、市政府積極引導著冷鏈發展方向,發揮了在冷鏈規劃、標準、政策等方面的引導、扶持和監管作用。
在貴州黔北現代物流新城冷鏈物流中心的建設上便下足了大功夫。這座冷鏈物流中心的建成,將著力健全遵義冷鏈物流標準體系,解決目前因為標準體系不健全、不完善造成的“斷鏈”現象,通過積極作為,借鑒和參考國際、國內先進標準為示范帶動,主動實行達標生產和提標創新。同時,加快公共信息平臺建設,優化資源配置、運力整合,加快信息追溯系統建設。貴州黔北現代物流新城冷鏈物流中心還將積極發展冷鏈多式聯運,推動交通與冷鏈物流融合發展,切實降低物流成本、提高運輸效率。
此外,貴州黔北現代物流新城還將積極引進國內外從事冷鏈物流的大型企業,充分發揮各種優勢資源的疊加效應,著力將遵義打造成為現代物流的集散中心、分撥中心和配送中心。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138199759

標簽:

冷鏈新聞
企業新聞
展會新聞
物流新聞
冷鏈加盟
冷鏈技術
冷鏈服務
冷鏈問答
網站首頁
冷鏈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