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物流轉型蝶變助力海南特色自貿港動能澎湃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訊:(記者王心武報道)日前,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記者在海南省發改委獲悉,從2016年的6891億全社會物流總額到2021年10241億,從2012年的1126萬件全省快遞業務量到2021年1.45億件,一個個令人矚目的數字都在彰顯,在國家深化改革的春風下,海南省現代物流自身通過十年磨礪,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大力推進現代物流體系建設,努力夯實物流基礎設施網絡,實現了轉型蝶變,為海南自貿港建設源源不斷注入澎湃動能。
初步形成西線物流經濟帶為“雙循環”貢獻突出
據了解,黨的十八大后,國家為海南現物流業的轉型送來了政策春風,得益于零關稅政策和運輸自由便利制度等利好政策,十年來,海南省現代物流業持續保持高速增長,已初步形成了以海口、澄邁、洋浦、三亞為核心的西線物流經濟帶發展格局,物流總收入跨越式增長,進口物流實物量保持增勢,國際航運周轉量和運量大規模增長,物流市場規模繼續擴大,呈現出高起行穩的發展趨勢,為海南自貿港經濟發展提供了強而有力的支撐。
特別是海南自貿港建設征程開啟之后,海南省委、省政府進一步地加快建設物流園區,持續優化物流產業布局,以國際數字物流中心建設為核心,重點發展海口、三亞、洋浦和東方等四大物流樞紐集群及七大物流園區,引導物流企業入駐,提高現代物流業承載力等政策,為物流業快速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環境和條件,海南省現物流業如雨后春筍一般,蓬勃發展:全社會物流總額由2016年的6891億元增長到2021年的10241億元,實現了首破萬億的記錄,其中外省流入物品物流總額約占社會物流總額的45%;單位與居民物流總額持續保持較高增長速度,電子商務帶動快遞物流快速增長,全省快遞業務量從2012年的1123萬件增長至2021年的1.45億件。物流業總收入由2016年的496億元增加到2021年的864億元,物流業增加值由2016年172億元增加到2021年的241億元。物流市場主體由2016年的1400余家增加到2021年的4400余家。近三年來,面對疫情等不穩定因素,物流在統籌疫情防控和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國內國際雙循環方面作出了突出貢獻,物流業在海南省社會經濟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進一步提升。
政策“組合拳”出成效物流供給能力穩步提升
據介紹,為進一步加快構建海南現代物流體系的腳步,海南省在加快做大經濟總量、產業結構的基礎上,堅持遠近結合、硬件建設與軟件改善結合、科技應用與制度創新結合,進一步降本增效,先后印發《海南省加快推進物流降本增效促進實體經濟發展實施方案》(瓊府辦〔2017〕221號)、《海南省關于進一步降低物流成本的實施方案》(瓊發改經貿〔2020〕742號)、《海南省進一步降低物流成本實施方案(2022-2025年)》(瓊發改經貿〔2022〕605號)等文件,出臺了減稅降費、補短板等一系列措施,打出政策利好“組合拳”。同時,省政府成立了“降低物流成本領導小組”,引導實體產業降低物流成本,以更高的發展質量和運行效益支持物流業的競爭力提高。
在利好政策的支撐下,海南省全省物流供給能力顯著提升,航運航線網絡進一步拓寬,多式聯運能力明顯加強,通關效率進一步提升,物流成本進一步下降,鐵路、公路、水運、民航貨郵吞吐量、港口貨物吞吐量等主要指標穩定增長,增強了物流與供應鏈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全省貨運量由2012年的26906萬噸增加到2021年的28039萬噸,載貨汽車由2012年的11.12萬輛增加到2021年的20.43萬輛,港口貨物吞吐量由2012年的11792噸增加到2021年的20373噸,航空貨郵吞吐量由2012年的15.25萬噸增加到2021年的25.4萬噸。
打造全省立體運輸網絡助力現代物流彎道超車
有這樣一組數據顯示:2021年,全省社會物流總費用1072.70億元,同比增長 24.46%;全省現代物流業收入864.25億元,同比增長50.50%,其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務收入 439.71億元。
不可否認,交通運輸是承擔物流總量最大、銜接物流環節最多、服務市場范圍最廣的物流關鍵環節,是現代物流發展的基礎主體。黨的十八大以來,海南省不斷加大物流基礎設施和交通基礎設施力度,初步形成以環島高鐵、高速公路為骨架,普速鐵路、普通國省道為干線,農村公路為集散,航空為補充的綜合立體交通網絡體系,基本建成了適應我省現代物流業發展需要的基礎設施和綜合運輸體系。
在機場建設方面,先后建成了瓊海博鰲機場、三沙永興機場,完成了海口美蘭機場二期擴建、三亞鳳凰機場三期擴建、瓊海博鰲機場改擴建等一批重大運輸機場項目,海南運輸機場超負荷運轉的情況得到改善;2021年,全省開通了12條境外定期貨運航線,扭轉了2012年全省境外定期貨運航線零的突破。
在鐵路建設方面,海南西環快鐵投入運營,形成全球首條環島高鐵貫通。
在高速公路建設方面,從“田”字型到“豐”字型演變,先后建成萬寧-洋浦、儋州-白沙、文昌-瓊海、五指山-保亭-海棠灣等重點高速公路,提高了公路貨運通行效率。
在水運建設方面,先后建成海口港新海港區客貨滾裝碼頭一期和二期工程,有效緩解了瓊州海峽運輸通道的瓶頸制約。
據統計,全省公路通車里程由2012年的24265公里增加到2021年的41046公里,高速公路通車里程由2012年的增加到2021年的1265公里,鐵路營運里程由2012年的832公里增加到2021年的1172公里,內河通航里程由2021年的343公里增加到2021年的434公里,為現代物流業快速發展打下良好基礎,帶來新的契機。
海南省作為國內外雙循環的重要節點,在海南自貿港建設和西部陸海新通道雙項國家戰略的支持下,儋州洋浦主要承擔了內外貿進出口、貨物集散的重要責任。黨的十八大以來,海南洋浦先后落實了中國洋浦港”船籍港、啟運港退稅、保稅燃油加注、內外貿同船運輸等一系列政策,洋浦港物流網絡優勢和資源配置中心優勢不斷擴大。截至2021年底,洋浦建成港口碼頭泊位47個(萬噸級以上泊位32個),通過能力達1.1億噸;集裝箱吞吐量完成131萬標箱,集裝箱吞吐能力達220萬標箱;開通內外貿航線38條(外貿航線17條),基本覆蓋國內沿海和東南亞地區的主要港口,形成“兼備內外貿、通達近遠洋”的航線新格局。洋浦港單日吞吐量超7000標箱,最高船時效率達235自然箱/小時,單機作業效率達43自然箱/小時,每小時完成的裝卸量是47.5標箱,實現貨物通關全流程無紙化,洋浦港通關效不斷提升。
通過陸海空齊發力,十年來,海南省逐步的打造了全省立體運輸網絡,構建起連通世界的“交通網”,實現“四通八達走出去”,為海南省現代物流業的轉型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以布局物流樞紐群為核心推動建設全省物流經濟帶
黨的十八大以來,海南省進一步完善現代物流業空間布局,規劃全省四大物流樞紐群、七大物流園區、市縣物流節點、物流配送末端的物流空間布局。海口、三亞、洋浦等3個地區入選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洋浦入選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承載城市。使全省初步建成了澄邁金馬物流中心、海口美安綜合物流園、羅牛山冷鏈物流園等3個物流園區。京東、蘇寧、普洛斯、新加坡豐樹、韻達、美團、大潤發、海南免稅等企業入駐澄邁金馬物流中心,共引進項目45個,其中運營投產項目16個,在建項目19個,簽約項目10個;海口普高、海口新甲、西城匯、美海、海南溢隆等物流企業入駐海口美安綜合物流園;順豐、京東、菜鳥、圓通、中國郵政等物流企業在海口江東新區落地一批物流項目;羅牛山冷鏈物流園、三亞佳翔冷鏈物流園(一、二期)、中鐵國際(海南)食品冷鏈中心等一批冷鏈物流設施建成投產,全省累計建成冷庫容量約170萬立方米。
此外,海南正不折不扣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洋浦“推動港口發展同海南自貿港建設相得益彰、互促共進、更好服務西部陸海新通道”指示精神,大力推動洋浦集裝箱樞紐港建設,實施《洋浦區域國際集裝箱樞紐港建設三年行動》,即將開建國際集裝箱樞紐港擴建、20萬噸航道改擴建、10萬噸級公共糧油碼頭、5萬噸公共液化烯烴碼頭、臨港石化物流園碼頭等重點港航工程。扶持有實力、引流能力強的龍頭港口企業,引入國際知名航運物流企業,打響大宗商品、液體化工品、冷鏈、跨境電商四大專業物流品牌,打造港航物流總部中心,促進洋浦港成為內外聯動、雙向互濟的橋梁和紐帶。截至2021年底,“中國洋浦港”船籍港登記國際船舶30艘,總載重噸達482.59萬噸、位居全國第二,新增航運市場主體超300家(含外資),新增海事登記注冊的船舶達115艘。
科學完善的現代物流空間布局為全省物流企業帶來然然生機,物流市場快速發展,截至2021年底,全省A級物流企業37家,其中4A級企業15家、3A級企業18家、2A級企業4家。羅牛山、三亞佳翔等2家企業獲評“2020年中國冷鏈物流企業百強”。
回首過去,總結十年來海南省現代物流業取得的成效,歸功于黨中央、國務院深謀遠慮的頂層設計,歸功于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歸功于各職能部門、市縣政府的大力推進;歸功于全省4400余家物流市場主體、22萬物流從業人員及物流行業協會的拼搏努力。
展望未來,海南省物流行業將堅定不移按照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海南講話精神和《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為指引,以《海南省“十四五”現代物流業發展規劃》《海南省“十四五”冷鏈物流發展規劃》等規劃為藍圖,以建設國家物流樞紐和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為支撐,以建設省級七大物流園區為抓手,加快完善冷鏈物流、應急物流、快遞物流、國際物流等體系,不斷補齊交通和物流設施短板,發揮“互聯網+物流”信息優勢,降本增效,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國際航運樞紐,蹄疾步穩推進海南自貿港建設和發展。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138199759

標簽:
上一篇:2015中國餐飲五大趨勢1

冷鏈新聞
企業新聞
展會新聞
物流新聞
冷鏈加盟
冷鏈技術
冷鏈服務
冷鏈問答
網站首頁
冷鏈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