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0ccs2"><center id="0ccs2"></center></acronym><option id="0ccs2"><xmp id="0ccs2">
<tr id="0ccs2"></tr>
<sup id="0ccs2"></sup><acronym id="0ccs2"></acronym>
<rt id="0ccs2"></rt>
<acronym id="0ccs2"><small id="0ccs2"></small></acronym>
<samp id="0ccs2"><object id="0ccs2"></object></samp><acronym id="0ccs2"><center id="0ccs2"></center></acronym>
<sup id="0ccs2"></sup>

中國冷鏈物流網

潮州物流能否承其重?

時間:2023-01-17 01:48:19來源:food欄目:冷鏈新聞 閱讀:

 

“從揭陽發來快遞,原投送地址為單位,后改簽到住址,雖然只隔了2公里左右的距離,但這個快遞仍然被打回揭陽。再送來潮州,自己還得再多掏2元,原因是分撥中心在揭陽。”對于市民小軍網購遇到的囧事,不少潮州人深有同感。

“每天有上萬只馬桶從古巷發往全國各地,一個馬桶的物流費用大概占成本的20%至25%,而這些貨物幾乎都需轉道揭陽分撥,產生的費用占到整個物流成本的十分之一。傳統產業‘觸電’轉型難啊!”這是潮州市古巷鎮一名企業家發出的感慨,也是困擾眾多潮州企業的難題。

潮州民營經濟發達,電商蓬勃發展,為特色經濟發展增添了新動力。然而,一個不可忽視的現實困境是——物流分撥中心極其缺乏,導致運輸成本高、轉運破損率高等,已成為阻礙潮州產業發展的絆腳石。

當前,潮州正著力打造五大產業集群,其中尤為引人注目的是打造千億陶瓷產業集群和千億現代農業集群:到2025年底,潮州市的陶瓷工業總產值達到千億元級,規上陶瓷企業達到1000家以上;農業第一產業產值達到500億元以上,農業產業全鏈條產值達到千億元以上。這些產業集群的發展,無疑需要強大的物流支撐。

現代物流業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其重要作用不言而喻。甚至可以說,沒有大流通,就沒有大產業。加快現代物流發展,設立物流分撥中心、建設智慧物流電商產業園,是不少潮州物流人與電商人的共同心聲。

策劃:達海軍

統籌:蘇仕日 紀金娜

文/圖:許鈺敏 紀金娜

現狀

物流基礎配套滯后平臺難以滿足發展

潮州的物流業發展情況到底怎么樣?筆者為此走訪了部分物流企業。

在位于蓮云工業區的某快遞集包點,幾輛大型快遞車正在卸貨。一個個包裹經過初步分揀后,被放置到不同流水線上,并自動送往圓形分揀筐中進行二次分揀。根據配送地址,分揀員再將包裹分類投送到不同的分揀格口中。

“這里共有近200個分揀格口,每個格口對應一個快遞分撥中心。”該集包點負責人劉先生介紹,相同區域的快遞會被集中裝在一個大包中,送往位于揭陽的區域分撥中心后,再與其他集包點發來的快遞一起,發往目的地,最終配送到收貨人手中。

2020年,潮州市快遞行業業務量達4.43億件,業務收入22.75億元,同比增長96.06%和49.85%。目前,潮州市已取得快遞業務經營許可證的快遞企業及分支機構有53家,共有快遞末端網點385個。不過,由于物流體系和物流園區的規劃建設滯后,潮州目前尚未建設區域性物流分撥中心。潮州企業發送的貨物快遞需經周邊城市的分撥中心中轉,這不僅增加了運輸成本,還影響了配送效率。

與其形成強烈對比的是,揭陽市的快遞產業在近年來呈現“井噴式”發展態勢——申通、中通、韻達、國通、快捷、天天、圓通等9家國內知名快遞品牌企業,紛紛將其粵東分撥中心設在揭陽。

劉先生表示,考慮到運輸成本和效率,每個快遞必須嚴格按照公司規定的流程和路線來走。他所負責的集包點每天收取來自潮州市區的快件約20萬票,由于潮州沒有該快遞公司的分撥中心,就算是同城快遞,按照流程也必須先運到位于揭陽的分撥中心進行中轉,再發回潮州。

“相比起直接在本市的分撥中心集包發出,快遞成本無疑是增加的。”劉先生坦言,每寄出一件快遞,都需要到揭陽進行中轉,才能發往下一站,這對于潮州的企業和個人來說并不便利。

在該快遞集包點,筆者看到從潮州發出的快遞大部分為紙箱,且有的體積較大,包裝上面寫著“陶瓷易碎,小心輕放”。劉先生表示,這些包裹大部分是潮州的特色產品陶瓷,不僅有杯、碗等日用瓷,還有馬桶、衛生盆等衛浴瓷。“陶瓷產品屬于易碎品,損壞率高,在包裝上必須用泡沫等填充快遞盒,以降低破損率。”劉先生表示,陶瓷產品運輸成本較高,如果能夠減少一程中轉,那么企業的快遞成本就能相應減少,同時產品的破損率也會降低。

據行業預測,未來幾年潮州市線上銷售額和快遞業務量均有望成倍增長,其中快遞業務量在2023年將超25億件。“如果潮州能建設區域性物流分撥中心,每個快遞件可以降低0.2—0.3元成本,每年可直接為企業降低物流成本1億元以上。”業內人士分析。

近年來,潮州電商行業發展迅速,不少傳統生產企業開始轉型“觸電”。2020年,潮州市企業在天貓、淘寶等阿里系電商平臺的線上銷售額達180多億元(2019年約90億元),呈翻倍式增長。潮州市商務局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潮州全市共有16個淘寶鎮、122個淘寶村,數量位居廣東省地市第6位,潮安區還是全國淘寶村百強縣。

在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下,加快構建現代化商貿流通體系尤為迫切,加之電商行業日漸發達,潮州目前的物流配套已經難以滿足經濟發展需要,尤其是分撥中心的缺失,給企業增加了巨大的物流成本。

趨勢

做大產業集群大流通勢在必行

在一座城市的發展運行體系中,物流已經成為不可或缺的一環。小到買一件衣服,大到運輸上千噸的貨物,都離不開物流網絡。作為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物流業已經形成了快遞、快運、冷鏈、供應鏈、同城配及國際業務等為一體的版圖,在國民經濟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去年9月,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八次會議提到,構建新發展格局,必須把建設現代流通體系作為一項重要戰略任務來抓。在今年4月25日廣東省政府公布的《廣東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中,廣東對物流的發展作出部署,明確要統籌推進現代流通體系硬件和軟件建設,提升全球資源配置能力。其中,提出要有效整合物流基礎設施資源,加快建設內聯外通的綜合交通運輸網絡,打造國家物流樞紐和骨干冷鏈物流基地,提高物流效率,提升對服務供應鏈的重要支撐作用。

“物流業的發展能夠有力推進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韓山師范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副院長李迎旭指出,物流是提高微觀經濟效益和宏觀經濟效益的重要現代產業。對于潮州來說,構建更加完善的物流網絡,配套更加完善的物流基礎設施,能大大提高貨物運輸的時效性,提高企業產品競爭力,有利于帶動產品銷售,進一步拉動生產,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當前,潮州正大力打造千億陶瓷產業集群和千億農業產業集群。要更好地打開陶瓷、不銹鋼、茶葉、水產等產品的銷路,必須開拓更加廣闊的市場,物流則成為架起生產和銷售這兩大環節的“橋梁”。

物流業的重要一環是區域分撥中心的建設。對于潮州而言,產品結構的特殊性影響著物流成本,也直接決定著物流設施的配套建設。

“一個售價幾百元的馬桶,光是花在物流上的費用就要60—130元。”廣東統用衛浴設備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章林杰介紹,該公司主要生產衛浴產品,在全國有近萬個銷售網點,物流成本頗高。他認為,如果在本市建立分撥中心,可減少陶瓷產品的運費和破損賠付的幾率,從而為企業至少減少10%的物流成本。

“產品結構的不同,造成了運輸成本也存在差異化。”劉先生稱,從汕頭和揭陽發出的快遞大多數為服裝類產品,直接用袋子套上即可,屬于“軟包小貨”;而潮州發出的陶瓷、不銹鋼、茶葉等快件則屬于“硬包拋貨”,為避免擠壓磕碰需用紙箱、泡沫等全面保護,占用面積大。“同樣是長9.6米、容積60立方米的物流車,潮州只能裝進3500票左右的‘硬包拋貨’,而換成‘軟包小貨’則能裝3.5萬票。”劉先生說。

根據《潮州市打造千億陶瓷產業集群行動方案》,潮州明確提出要推進陶瓷商品流通體系建設。方案指出,潮州將積極培育和引進一批現代物流企業,將現代物流理念引入陶瓷企業經營管理環節,有效降低原材料、產成品及其他耗材的庫存,為潮州陶瓷提供高效、優質、安全、便捷的物流服務。

水產品加工也是潮州的特色產業。2020年,饒平縣水產加工企業近30家,全縣水產品類出口產量約1.4萬噸,產值約6.9億元,主要出口到韓國及東南亞地區。要確保水產品品質,必須發展冷鏈物流。

在近日印發的《潮州市千億農業產業發展方案(2021—2025年)》中,潮州根據實際提出構建現代化冷鏈體系,將引進先進的物流設備以及先進技術,用集裝、自動化技術把冷鏈物流流通中的加工、儲存、運輸等環節系統結合,建立完整連續的水產品冷鏈物流體系。

去年新冠肺炎疫情襲來,實體經濟遭受巨大沖擊,物流的重要性更加凸顯。潮州在戰疫期間累計運送口罩超20萬個、防控物資超700箱、配送教材約2.73萬單,各寄遞企業積極助力滯銷潮州柑銷售5.47萬余單、超52萬斤,助農銷售農產品交易額約168.51萬元。

業內人士指出,沒有大流通就沒有大產業,沒有大物流就沒有大流通。物流的發展,必然帶動強大的資金流、信息流和人流。現代物流業的發展,必將提高生產與流通領域的集約化程度,改善粗放型的經營管理方式,進一步促進潮州經濟發展。

建議

破除傳統認知“算長遠賬”釋放經濟效益

在大眾的認知里,對物流行業的印象是什么?筆者隨機訪問收到的答案是:“是個力氣活,按時保質進行點對點的攬貨與派件”“快遞、外賣、跑腿,我們幾乎每天都在打交道”“物流站點就像是個倉儲空間”“勞動密集型,存在‘散小亂差’的現象”……

過去,傳統物流企業只干一件事——拉貨,通過這種方式實現物品簡單的位移。在數字經濟發展的背景下,物流行業的“使命”也發生了變化,朝著平臺化、科技化、供應鏈一體化資源整合方向發展,產業角色也實現從“簡單勞工”到“信息管家”的轉變。其背后,更蘊藏有巨大的經濟效益。

以與潮州市毗鄰的揭陽市為例,從2013年的3個省級分撥中心、26家快遞企業、3000多名從業人員,到如今的9個省級分撥中心、144家快遞企業、上萬名從業人員,該市處理了粵東地區七成快遞量。

可以說,揭陽市是潮汕產業的“網絡港”。短短5年間,揭陽快遞業務量從2015年的1.1億多件,增長到2020年超23億件。根據國家郵政局最新數據,今年一季度揭陽市快遞業務量累計超6.6億件,排名全國第6位,而潮州市以超1.3億件的業務量,排名全國第39位;在快遞業務收入方面,揭陽超過33.6億元,排名全國第11位,潮州則不在前50位名中。

在互聯網經濟大潮下,揭陽市突破缺少政策傾斜和人地關系緊張的重重困難,以極短的速度成長為全國物流經濟的一極。電商和快遞的深度協同發展,成為揭陽經濟迅猛發展的有力推手,也為其發展贏得先機。其中,9個省級分撥中心便發揮著核心作用。

分撥中心,是物流配送的樞紐和電商產業發展的突破口,潮州并非沒有機會。

“近年來,陸續有順豐、韻達、中通等快遞企業到潮州考察,希望在這里建立分撥中心,甚至是智慧物流電商產業園,發展現代物流產業。”潮州市工信局局長黃曉暉稱,目前這些項目遲遲沒有落地。究其原因,主要是“用地難,缺乏用地指標,僧多粥少”。

采訪過程中,筆者獲悉,建設一個快遞分撥中心需200—300畝占地面積。知情人士坦言,占地大、短期效益低,是物流分撥中心項目遲遲未落地的重要原因,也是政府部門的“顧慮”。

如何找到平衡點?“政府部門一定要算大賬、算長遠賬、算整體賬,從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性和競爭力的角度出發。”黃曉暉稱,建設快遞分撥中心,盡管項目占地面積較大,項目本身的畝均稅收可能不多,但是項目每年可以為潮州市企業直接降低物流成本,促進潮州產品營銷模式轉型升級,帶動行業增加營收,提升潮州市產業競爭力。“把物流資源轉化為信息流、產業流、資金流,是潮州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方向之一。”黃曉暉說。

“發展現代物流,需破除傳統觀念的認知。”李迎旭也表示,現代物流的發展能讓“商流”和“物流”聯動,通過“縮短時空”來降低成本。“需要從長遠的角度來看待建立分撥中心一事。”李迎旭稱,分撥中心的建設,一方面,可以有效提升潮州市主導產業的貨物流通作業效能,大幅縮短物流全程時限,降低企業物流成本,另一方面,能提升流通效率,有效優化粵東物流網絡空間布局,促進區域協同發展。

展望

構建綜合物流體系讓快遞踏上“風火輪”

現代經濟發展,物流的帶動作用是巨大的。“要想富,先修路”可以說是最早體現物流先行理念的口號。就潮州而言,具體要如何通過實現物流先行,帶動經濟發展?

“流通效率和生產效率同等重要。”黃曉暉認為,當前,潮州正打造五大產業集群,產業發展壯大需要“擴空間”,因此必須“走出去”。為此,潮州要加快實施強鏈補鏈工程,補齊物流短板,著力構建綜合快遞物流體系,要引進國內先進的快遞物流企業,著力打造集智能快遞、智能快運、智能倉儲、電商孵化、電商直播等為一體的智慧物流電商產業園,推動潮州市陶瓷、食品、不銹鋼等特色產業專業市場建設,促進快遞與陶瓷、不銹鋼產業融合發展,提高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擦亮“中國瓷都”“中國食品名城”“中國不銹鋼之鄉”等金字招牌,促進產業集群做大做強。

“一天大概有超1.5萬只馬桶、1萬臺浴室柜等,從古巷發送快運到全國各地。”榮發衛浴負責人黃煥森稱,目前古巷衛浴產業聚集效應明顯,產銷量和出口量均居全國前列,已形成衛生陶瓷規模化產業集群,但物流卻占成本的20%至25%。“分撥中心要設立在產業集聚的地方,才能真正減少企業運輸費用。”黃煥森建議,在古巷鎮引入快運分撥中心,以“電商+物流”模式打造電商物流產業園,通過以稅代租等政策補助形式,吸引電商企業入駐。

黃煥森說,關鍵是建設“云倉”,就是將電商平臺、消費數據與各地倉儲設施連為一體的信息系統。“智能倉儲調配,就近發貨,實現物流提速。”黃煥森表示,目前京東、菜鳥、順豐、百世、中通等電商平臺或快遞公司,都在加碼布局云倉。“相當于讓快遞包裹踏上‘風火輪’飛奔進萬家。”黃煥森說。

電商產業與快遞物流行業密切相關,建立集聚區是行業內不少人的心聲。“潮州無論是電商還是快遞都太分散了,這不利于企業發展。”潮州市互聯網協會秘書長李雙認為,潮州應圍繞本地產業發展實際,打造集網上銷售、實體批發、人才培訓、產業孵化、物流快遞為一體的電子商務產業聚集區,同時在全市加快直播電商、社交電商、跨境電商新模式、新業態的應用推廣,構建優質、完善、高效的電商產業鏈條。

在提高潮州市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方面,潮州市郵政管理局已有計劃。“今年將結合貫徹落實《關于促進快遞業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發展的實施意見》,重點推動郵政快遞業與不銹鋼、陶瓷行業聯動發展,加強供需對接、深度合作,推動‘快遞進廠’模式成熟多樣。”潮州市郵政管理局局長陳慶鎬表示,接下來將主動作為,加強銜接,積極爭取政策支持快遞產業集聚發展,配合市有關部門推動快遞產業園建設,進一步優化快遞產業空間布局。同時,鼓勵、引導企業優化城市網點建設,大力發展城市共同配送,通過合理布局、統籌建設公共取送點、智能快件箱、快遞驛站、快遞超市等末端設施,解決快遞進社區、校區、辦公區、商務區等“最后一公里”難題。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138199759

鄭重聲明: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僅作為參考,如果網站中圖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處理!

標簽:

上一篇:滿足行業深度定制 福田歐馬可S1摘得“年度第一高端藍牌輕卡”1

下一篇:踐行領導者責任,助力民生發展,歐馬可讓肉食品運輸有寬度、有深度、有溫度1

相關推薦
  • 華鼎供應鏈2023年冷鏈運輸落地配承運商招募
  • 物流服務能力再“提檔” 國家骨干冷鏈物流
  • 華鼎供應鏈以冷鏈服務為基礎 推動冷鏈物流
  • 冷鏈物流概念股龍頭-冷鏈物流概念股有哪些
  • 冷鏈行業迎來發展熱潮,喜曰喜助推冷鏈物流運
  • 溯源管理嚴格落實讓冷鏈成放心鏈
  • 數字賦能智向未來,領創全冷鏈的“澳柯瑪思路
  • 攜手提升城市保供能力 冷鏈物流行業共尋“
返回頂部
?
天天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