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冷鏈”鑄為群眾放心“安全鏈”

“現在的海蝦還能吃嗎?安全嗎?”位于北京市海淀區增光路的一家物美超市內,記者見到兩名顧客從冷柜里拿起一盒白蝦,一邊仔細查看著包裝,一邊問店員。“您要不放心,可以掃描這邊的二維碼,這批貨的‘來龍去脈’都在上面。”店員指著冷柜上貼著的“北京冷鏈”二維碼說。
按照店員的指點,記者通過“北京冷鏈”微信小程序掃碼,手機上立刻顯示出這批冷鏈食品的生產日期、上游企業、入境口岸、檢驗檢疫證明等信息,在最下方標明著上
當前,隨著我國加快構建冷鏈食品追溯管理系統,一條貫穿海關入關、生產加工、批發零售、餐飲服務等環節的信息化“安全鏈”正在形成,讓廣大消費者買得放心、吃得安心。
“人”“物”共防
同時,疫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負責人表示,這
情況,人們發出一連串疑問。
中心負責人說。
務院聯防聯控機制部署,各地各部門已采取一系列物防措施,推進“人”“物”同查、“人”“物”共防。
環環相扣
扣的“安全鏈”。
文件指導企業和個人規范落實好防控主體責任,在生產、運輸、貯存及銷售等過程中對冷鏈食品進行消毒,切實加強“人”“物”共防工作。
品生產經營者立即下架停售、專區封存相關食品,查清涉疫食品來源、去向、庫存及相關數量,嚴格依規進行處置,及時通報涉疫食品流向信息。
各地市場監管部門督促食品生產經營者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對進口冷鏈食品實行“三專”——專用通道進貨、專區存放、專區銷售,同時要求食品生產經營者采購進口冷鏈食品時,應索取核酸檢測合格證明以及消毒證明,嚴禁采購、使用來源不明的進口冷鏈食品。
在全面排查的基礎上,各地市場監管部門加快推動第三方冷庫備案工作,強化進口冷鏈食品的追溯管理,為實現重點冷鏈食品全鏈條信息化追溯打下基礎。
全程追溯
從紛繁復雜的海量數據,到即時可知的掃碼信息,冷鏈食品追溯管理系統的構建不僅需要部門間的統籌配合,更需要跨越地域、行業之間的信息鴻溝,實現信息流通的順暢共享。
按照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部署,市場監管總局會同海關總署制定了進一步做好冷鏈食品追溯管理工作措施。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于11月27日發布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門落實相關工作舉措,建立和完善由國家級平臺、省級平臺和企業級平臺組成的冷鏈食品追溯管理系統,以畜禽肉、水產品等為重點,實現重點冷鏈食品全鏈條信息化追溯。
按照通知要求,在冷鏈食品追溯管理系統中,國家指揮平臺由市場監管總局開發建設,定位為指揮預警。省級平臺由各省區市市場監管部門負責建設,或在原有追溯信息化系統基礎上進行優化改造,定位為追溯信息管理和公共服務。企業級平臺則按照相應接口標準規范,與省級平臺對接追溯關鍵信息。
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發布會上,市場監管總局有關司局負責人表示,總局組織研發了進口冷鏈食品追溯平臺,實時對接各地追溯系統,快速確定產品流通路徑和影響范圍,提升排查處置效率。
同時,總局部署各地開展進口冷鏈食品信息化追溯,推動北京、浙江、廣東等10個省市建立省級追溯平臺,實現與總局平臺的數據對接,覆蓋三文魚、凍蝦、牛肉等重點品類,并會同海關部門完善信息共享、數據對接機制。
記者了解到,同“北京冷鏈”一樣,冷鏈食品溯源碼已開始在全國多地使用。浙江省于6月份上線了“浙冷鏈”食品追溯系統,掌握冷鏈食品供應鏈流向。11月初,河南省鄭州市“鄭冷鏈”系統在惠濟區中原四季水產物流港上線,完成從供應鏈首站到消費環節產品最小包裝的閉環追溯管理。四川省“川冷鏈”也同期上線,對進口和省外進入的冷鏈食品實施一品一碼、一批一碼和一物一碼的掃碼追溯應用。
部門必將全力應對、科學防控,力爭將“冷鏈”鑄為群眾放心的“安全鏈”。
□本報記者 李 晶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catalogs:13000078;contentid:6663526;publishdate:2020-12-03;author:王煥君;file:1606960968238-e56e8919-9e20-4917-bbb4-e02e1207e87e;source:29;from:中國市場監管報;timestamp:2020-12-03 10:02:46; [責任編輯: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

冷鏈新聞
企業新聞
展會新聞
物流新聞
冷鏈加盟
冷鏈技術
冷鏈服務
冷鏈問答
網站首頁
冷鏈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