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0ccs2"><center id="0ccs2"></center></acronym><option id="0ccs2"><xmp id="0ccs2">
<tr id="0ccs2"></tr>
<sup id="0ccs2"></sup><acronym id="0ccs2"></acronym>
<rt id="0ccs2"></rt>
<acronym id="0ccs2"><small id="0ccs2"></small></acronym>
<samp id="0ccs2"><object id="0ccs2"></object></samp><acronym id="0ccs2"><center id="0ccs2"></center></acronym>
<sup id="0ccs2"></sup>

中國冷鏈物流網

首個食品冷鏈物流強制性國家標準全文發布

時間:2023-01-02 17:48:00來源:food欄目:冷鏈新聞 閱讀:

 

10月13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用香精》(GB 30616-2020)等38項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和4項修改單的公告,其中由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中物聯冷鏈委等單位共同起草《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冷鏈物流衛生規范》(GB 31605-2020)強制性國家標準將于2021年3月11日正式實施。

為了讓大家第一時間了解和學習國內首個食品冷鏈物流強制性國家標準,小編第一時間將標準內容整理如下: 1、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在食品冷鏈物流過程中的基本要求、交接、運輸配送、儲存、人員和管理制度、追溯及召回、文件管理等方面的要求和管理準則。 本標準適用于各類食品出廠后到銷售前需要溫度控制的物流過程。 2、術語和定義 2.1 食品冷鏈物流 以溫度控制為主要手段,使食品從出廠后到銷售前始終處于所需溫濕度范圍內的物流工程。 2.2 交接 冷鏈物流過程中的環節,包括入庫交接、出庫交接和配送交接等。 3、基本要求 3.1 應配備與冷鏈食品生產經營相銜接的冷庫、運輸工具或其他符合冷鏈食品儲存溫濕度要求的設施設備。冷庫、運輸工具等設施設備應配置溫濕度監測、記錄、報警、調控裝置,監控裝置應定期校驗并記錄。設施設備應易于清洗、消毒、檢查和維護。 3.2 冷庫應具備配套的制冷系統或保溫條件緩存區的封閉月臺,同時與車輛對接處應有防撞密封設施。冷庫門應配備限制冷熱交換的裝置,并設置防反鎖裝置和警示標識。 3.3 運輸工具廂體應使用防水、防銹、耐腐蝕的材料,廂體內壁應保持清潔衛生、無毒、無害、無污染、無異味。應定期對運輸工具的冷藏性能進行檢查并記錄。 3.4 應建立與儲存、運輸相配套的信息化系統,信息化系統應有儲存、運輸管理相應的模塊。 3.5 需溫濕度控制的食品在物流過程中應符合其標簽標示或相關標準規定的溫濕度要求。 3.6 當食品冷鏈物流關系到公共衛生事件時,應及時根據有關部門的要求,采取相應的預防和處置措施,對相關區域和物品按照有關要求進行清洗消毒,對頻繁接觸部位應適當增加消毒頻次,防止與冷鏈物流相關的人員、環境和食品受到污染。 4、交接 4.1 交接環境應符合食品安全要求,并建立清潔衛生管理制度。 4.2交接時應檢查食品狀態,并確認食品物流包裝完整、清潔、無污染、無異味。 4.3 交接時應確認食品種類、數量、溫度等信息,確認無誤后盡快裝卸,并做好交接記錄。 4.4 交接時應測量食品外箱表面溫度或內包裝表面溫度,并記錄;如表面溫度超出規定范圍,還應測量食品中心溫度。 4.5 交接時應嚴格控制作業環境溫度并盡量縮短作業時間,以防止食品溫度超出規定范圍,如無封閉月臺,裝卸貨間隙應隨時關閉廂體門。 4.6 交接時應查驗運輸工具環境溫度是否符合溫控要求。入庫和配送交接時,還應查驗全程溫度記錄;出庫交接時,還應查驗在庫溫度記錄。當溫度或食品狀態異常時,應不予接收。 4.7 當食品冷鏈物流關系到公共衛生事件時,應進行食品外包裝及交接用相關用品用具的清潔和消毒。 5、運輸配送 5.1 運輸工具應保持清潔衛生,應建立清潔衛生消毒記錄制度,定期對運輸工具清潔、消毒。運輸工具不得運輸有毒有害物質,防止食品被污染。當食品冷鏈物流關系到公共衛生事件時,應增加對運輸工具的廂體內外部、運輸車輛駕駛室等的清潔消毒頻次,并做好記錄。 5.2 應根據食品的類型、特性、季節、運輸距離等選擇不同的運輸工具和運輸路線,同一運輸工具運輸不同食品及多點裝卸時,應根據產品特性,做好分裝、分離或分隔,并存放在符合食品儲存溫度要求的區域。 5.3 裝貨前應對運輸工具進行檢查,根據食品的運輸溫度對廂體進行預冷,并應在運輸開始前達到食品運輸需要的溫度。 5.4 運輸過程中的溫度應實時連續監控,記錄時間間隔不宜超過10min,且應真實準確。 5.5 當運輸設備溫度超出設定范圍時,應立即采取糾正行動和應急措施,并如實記錄超溫的范圍和時間。 5.6 運輸過程中運輸工具應采取安全性措施,如鉛封或加鎖等。運輸過程宜保持平穩,裝卸時應行動迅速、輕拿輕放,并盡量減少車廂開門次數和時間。 5.7 配送前應確認食品物流包裝完整,溫度符合要求。 5.8 需冷凍的食品在運輸過程中溫度不應高于-18℃;需冷藏的食品在運輸過程中溫度應在0℃-10℃。 6、儲存 6.1 冷庫的溫度顯示、區域劃分標識應清晰規范,并做好溫度記錄,確保準確真實,記錄間隔時間不超過30min。 6.2 冷庫溫度記錄和顯示設備宜放置在冷庫外便于查看和控制的地方,溫度傳感器或溫度記錄儀應放置在最能反應食品溫度或者平均溫度的位置,建筑面積大于100㎡的冷庫,溫度傳感器或溫度記錄儀數量不少于2個;應建立庫房溫度記錄保存制度。 6.3 當冷庫溫濕度超出設定范圍時,應立即采取糾正行動和應急措施,并如實記錄超過的范圍和時間。 6.4 不同品種、規格、批次的產品應分別堆垛,防止串味和交叉污染。儲存的食品應與庫房墻壁間距不少于10cm,與地面間距不少于10cm。 6.5 冷庫機房應24h不間斷運行并有應急措施。 6.6 冷庫作業區應建立清潔衛生制度,并建立記錄機制。當食品冷鏈物流關系到公共衛生事件時,應加強對貨物轉運存放區域、冷庫機房的清潔消毒頻次,并做好記錄。 6.7 需冷凍的食品儲存環境溫度應不高于-18℃,需冷藏的食品儲存環境溫度應在0℃-10℃。對于有濕度要求的食品,還應滿足相應的濕度儲存要求。 7、人員和管理制度 7.1 應符合GB 31621的相關規定。 7.2從事食品冷鏈物流各環節工作的人員,應接受運輸、儲存、配送、交接及突發狀況應急處理等相關知識和技能培訓,具備相應的能力,并有明確的職責和權限報告操作過程中出現的食品安全問題。 7.3 應建立食品運輸、儲存、配送、交接等環節溫濕度及操作要求制度。 7.4 應建立有效的風險控制措施及應急預案。 7.5 當食品冷鏈物流關系到公共衛生事件時,應按照有關部門的要求,加強人員健康狀況管理,根據崗位需要做好人員健康防護。 8、追溯及召回 8.1 應符合GB 31621的相關規定。 8.2 當食品冷鏈物流關系到公共衛生事件時,對受污染的食品,應按照有關部門的要求進行處置。 9、文件管理 9.1 應符合GB31621的相關規定。 9.2 文件保存期限不應少于食品保質期滿后6個月;沒有明確保質期的,保存期限應不少于2年。 9.3 當食品冷鏈物流關系到公共衛生事件時,應按照有關部門的要求執行。

來源:中物聯冷鏈委

編輯:李志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138199759

鄭重聲明: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僅作為參考,如果網站中圖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處理!

標簽:

上一篇:2023年食品冷鏈市場典例調研分析與產業前瞻報告

下一篇:順豐冷運宣布大件食品冷鏈服務升級

相關推薦
  • 華鼎供應鏈以冷鏈服務為基礎 推動冷鏈物流
  • 冷鏈物流概念股龍頭-冷鏈物流概念股有哪些
  • 冷鏈行業迎來發展熱潮,喜曰喜助推冷鏈物流運
  • 溯源管理嚴格落實讓冷鏈成放心鏈
  • 數字賦能智向未來,領創全冷鏈的“澳柯瑪思路
  • 攜手提升城市保供能力 冷鏈物流行業共尋“
返回頂部
?
天天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