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河南冷鏈物流“化危為機”未來可期

2022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十四五”規劃的承上啟下之年,二十大隆重召開的喜慶之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關鍵之年。冷鏈物流持續保持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在抗疫保供、保通保暢、消費升級、食品安全、民生保障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代,希望河南省冷鏈產業逆勢上漲,持續保持穩定增長,持續提供有彈性的、高效的、可信賴的、快速的和低成本的冷鏈服務,持續保障食品安全和改善民生福祉,持續提升冷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性,助力河南物流業高質量發展,為實現“兩個確保”、落實“十大戰略”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01
關鍵詞看當前形勢
1.經濟持續低迷衰退
續加劇,引發全球供應鏈梗阻進一步嚴重,能源供應、糧食保障、金融市場等危機重重,加上地緣政治格局變動,美聯儲激進加息、全球通脹飆升等因素,全球供應鏈韌性、安全性接連受到巨大沖擊。日前發布的《2023年能源展望》報告認為,在2023年,幾乎所有大宗商品市場都需要進行一年或更長時間的調整,才能使庫存、供需和價格達到更可持續的平衡。
2.通脹高企曠日持久
通脹高企正成為全球性問題,先鋒領航報告指出全球大多數經濟體的通脹率持續上升,其中多國通脹率已達數十年來的最高水平。據IMF公布的國家/地區CPI同比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三季度,114個可獲取數據的經濟體中,CPI同比超過5%的高達97個,超過10%的因素作用下,全球核心通脹表現出較高粘性,通脹高企將成為2023年的關鍵話題。
3.有效需求持續減弱
2023年1月6日,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公布2022年12月份全球制造業PMI(采購經理指數)為48.6%,較11月份下降0.1個百分點,連續7個月環比下降,連續3個月低于50%。分區域看,亞洲和美洲制造業PMI在50%以下繼續下探;歐洲制造業PMI連續小幅回升,但仍在50%以下,非洲制造業PMI升至5
02
冷鏈物流基本情況
1.冷鏈物流規模穩步增長
根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發布的數據,截至2021年,我國冷鏈物流總額突破8萬億,冷鏈物流市場規模達4586億元;冷鏈物流市場主體超過3.6萬家,星級冷鏈物流企業超過100家;冷鏈物流總量達3.02億噸,冷藏車保有量34.14萬輛,冷庫庫容1.96億立方米。第十六屆中國冷鏈產業年會上,崔忠付先生預測,2022年我國冷鏈物流市場需求總量將突破3.2億噸,同比增長6.6%。冷鏈物流市場規模達到4916億元,同比增長7.2%;公共型冷庫總容量將達2.1億立方米,同比增長7.7%;冷藏車市場保有量將達到38萬輛,同比增長11.4%。
2.冷鏈物流環境持續向好
國家相繼出臺《“十四五”冷鏈物流發展規劃》《“十四五”現代物流發展規劃》等行業頂層設計,各部委以及各地方政府都紛紛出臺相應政策,涉及冷鏈網絡、運輸體系、農產品供應鏈、制冷方式等完善政策方針。資金方面,國務院指導國開行、農發行等設立千億元基礎設施基金重點支持冷鏈基礎設施建設。標準方面,《冷鏈物流分類與基本要求》和《食品冷鏈物流交接規范》等國家標準,《低碳冷庫評價指標》等團體標準的制定,有效提升了行業準入門檻。
3.冷鏈新業態催生新需求
電商行業逐漸成熟,以及人們網購生鮮的習慣逐漸養成,預計未來生鮮電商行業規模將繼續增長。2022年重創了餐飲行業,餐飲的持續低迷催生了生鮮電商、外賣商家等關聯企業加快布局預制菜,從研發生產、探索與餐飲企鏈物流需求。
4.河南冷鏈物流穩中有進
2022年,《河南省“十四五”現代供應鏈發展規劃》、《河南省“十四五”現代物流業發展規劃》、《關于加快現代物流強省建設的若干意見》、《支持現代物流強省建設若干政策》《河南省加快預制菜產業發展行動方案(2022—2025年)》等河南省物流業相關政策規劃相繼出臺,部分地市出臺冷鏈相關政策措施,支持鼓勵冷鏈物流產業發展。4月,河南物產集團掛牌成立。6月,河南省預制菜技術創新研究院和預制菜行業學院揭牌成立,河南冷鏈物流新賽道進入新階段。8月,河南省共9家冷鏈企業上榜2021年中國冷鏈物流企業百強名單。9月,宇通氫燃料冷藏車、新飛“氫鏈1號”氫能冷藏車引領全國冷鏈裝備。鄭州入選第二批全國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示范城市,華鼎供應鏈、牧原集團等冷鏈企業入圍示范企業。10月,商丘入選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建設名單。鄭州廣武冷鏈物流園、中原智慧冷鏈物流園、平原示范區中部冷鏈物流港等一批冷鏈物流園區重大項目相繼落地。11月,河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編制發布全國首個“冷鏈物流運價指數”,填補國際冷鏈運價指數空白。
03
河南冷鏈物流化危為機的幾個關鍵舉措
1、加快推進冷鏈基礎設施擴能提級
加快推進國家、省級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布局建設,推動現有冷庫升級現代化冷鏈物流中心,建設一批智能化立體庫、多溫區冷庫,推廣應用AI、5G、區塊鏈、智能識別等先進技術,建設一批溫區齊全、高標多能、運行穩定的智能冷庫,補齊超低溫(-30°C以下)冷庫設施短板,持續建設一批鮮活農產品產地冷藏保鮮設施項目及一批產銷集配中心,補齊兩端冷鏈設施短板,打造全過程、全領域、可追溯的冷鏈物流設施網絡,實現庫區改造、設備提升、系統升級等全面擴能提級。
2.加快釋放和培育冷鏈物流新需求
圍繞建設全國重要的預制菜生產基地、全國有影響力的預制菜生產大省的總體目標,發展“中央廚房+食材配送”“預制菜加工+冷鏈物流”等業態模式,支持生鮮電商、外賣商家、傳統冷庫等增加低溫初加工、預冷保鮮、預制菜專用設備、中央廚房等設施,全面提升預制菜冷鏈加工與低溫配送能力,培育冷鏈新需求。持續補齊產后商品化處理設施,完善產地交易市場、產地集配中心、供銷社為農服務中心等設施功能,增加直播電商、新鮮直供、跨境電商等新業態,升級縣域商業體系,暢通鮮活農產品網絡銷售渠道,布局社區團購、自助終端冷柜、智能冷鏈快遞柜等末端設施,加快釋放“最初一公里”“最后一公里”兩端冷鏈需求。
3.持續打造和培育河南冷鏈物流品牌
講好河南冷鏈品牌故事,依托焦作懷藥、西峽香菇獼猴桃、靈寶蘋果、清豐食用菌、滎陽河陰石榴等河南特色農產品主產區,打造一批特色農產品+冷鏈物流供應鏈條。深度發掘牧原、大用、中農華盛等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冷鏈特色,雙匯、三全、思念、千味央廚等生產企業冷鏈特色,華夏易通、華鼎、大象、新開元等物流企業冷鏈特色,凱雪、紅宇、新飛等裝備企業冷鏈特色,國藥、華潤、九州通、省醫藥等醫藥批發企業冷鏈特色,強化中原文化賦能,打造一批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冷鏈豫軍”品牌。加快培育跨境果蔬、肉制品等進出口冷鏈品牌,鼓勵企業在境外建立低溫預冷與加工基地,引導貿易企業轉型供應鏈服務企業,持續提升國際冷鏈服務水平。
4.加強冷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性
打造快速反應型冷鏈,疏通冷鏈鏈條中的梗阻,強化冷鏈物流服務時效,進一步精準細分溫區,服務不同領域不同需求的客戶。鼓勵具備較大規模和資源基礎、產業鏈較為完整的龍頭企業,充分發揮引擎功能、輻射帶動作用,促進產業鏈供應鏈相互支撐、協同發展。加強冷鏈物流企業的風險應對能力,持續鼓勵冷鏈物流企業加強社會責任感建設,持續推動冷鏈企業加強低溫倉網柔性布局,優化企業冷鏈應急物流方案,多措并舉,打出組合拳保障運營穩定性。
5.提升冷鏈物流產業數字化水平
模式,冷鏈產業數字化成為降本增效、精準服務、需求響應的關鍵一環。加快冷鏈物流企業數字化改造,推廣應用智能分揀、智能溫控、物聯終端、冷鏈區塊鏈等先進技術,推動關鍵流程自動化、數字化培育,冷鏈物流數字化運營場景。
撰稿人:于曉勝
河南牧業經濟學院物流與電商學院黨委書記,博士,教授,碩士生導師,立志于做陽光有愛的物流學者。河南省物流學會副會長、河南省物聯冷鏈分會副會長、鄭州市冷鏈物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負責人、河南省一流專業負責人,航空經濟發展河南省協同創新中心研究員。
主要研究方向:冷鏈物流、追溯管理。
END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

冷鏈新聞
企業新聞
展會新聞
物流新聞
冷鏈加盟
冷鏈技術
冷鏈服務
冷鏈問答
網站首頁
冷鏈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