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高溫天,浙江一女子被凍出水泡,購買冷藏品的永康儂當心了!

杭州市民王女士遭遇一件煩心事:點了份冰淇淋外賣,打開包裝后,盒子里放著兩袋“冰塊”,她以為是普通冰塊拿出來放著腿上降溫,結果雙腿皮膚凍傷起了水泡,現在還留下紅印子。
前天晚上8點,家住濱江的王女士點了一份冰淇淋外賣,50分鐘左右外賣送到。“外面有一層銀灰色的塑料袋包著,我拆開后發現冰淇淋被兩袋白色的冰袋包裹著,心想大概是商家怕冰淇淋在外賣途中化了,為了保證口感特意用的冰袋吧。” 王女士回憶道。
網絡圖
之后,她開始吃冰淇淋。“因為大廳的溫度比較熱,我想不能浪費冰袋啊,冰塊可以拿出來降溫。于是我就把冰袋拆開,看到里面是一些子彈頭大小的顆粒,拿出一顆放在腿上。”
接下來的事情讓王女士覺得有點奇怪,這顆“冰塊”一直冒著白煙,不像普通的冰塊碰到熱源會化,跟皮膚接觸的瞬間就像吸鐵石一樣要黏上皮膚,王女士干脆不斷移動冰塊降溫。
“起初是挺涼快的,后來我發現‘冰塊’放過的地方起了紅色印子,還有輕微的疼痛感!”
發現異常的王女士趕緊停下動作,拿起冰袋仔細一看,才發現背面寫著注意事項有“干冰,請小心處理,能引起危險”的字眼。還有一行提醒“切勿用手接觸干冰,否則有可能導致皮膚凍傷。”
干冰包裝袋上的注意事項
與此同時,才幾秒鐘的功夫,干冰接觸過的皮膚上起了大片的水泡,有的地方則是變成紫紅色瘢痕,王女士嚇壞了,趕緊打車到浙醫二院就診。
接診的急診醫生說,這是被干冰凍傷了,皮膚出現紅斑、起水泡,不要戳破水泡,要保持干燥,然后涂抹凍瘡膏治療。
記者了解到,干冰不是冰,是溫度在零下78.5℃以下的固態二氧化碳,升華時會吸收大量的熱,因而具有制冷、維持低溫狀態的效果。干冰溫度很低,人體直接接觸。皮膚表面會被瞬間帶走溫度,很容易凍傷。
此外,干冰在吸收熱量并轉化為二氧化碳氣體時,體積能膨脹擴大800倍左右。如果將干冰放在密封容器內或氣體不能順利釋放的容器中時,就會引起壓力迅速上升出現爆炸事故。因此干冰不要放進冰箱,等它揮發掉即可,不然容易引起爆炸。
急診醫生提醒市民,購買冷藏食品時不要貿然拆開里面的冰袋包裝,仔細觀察包裝盒上是否有盒內干冰標志,如果不慎被凍傷較嚴重應及時送醫處理。
目前,王女士的水泡已經消退,就是皮膚上還有點紅印子。
來源:浙青網-青年時報
領導說了!你點一個
小編的工資就漲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

冷鏈新聞
企業新聞
展會新聞
物流新聞
冷鏈加盟
冷鏈技術
冷鏈服務
冷鏈問答
網站首頁
冷鏈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