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胞宋可琪:兩岸冷鏈物流大有可為 或在綠色配送上尋求突破

央廣網廈門9月23日消息(記者郭婕妤)近年來,兩岸冷鏈物流產業合作新亮點頻現福建,廈門作為首批兩岸冷鏈物流產業合作試點城市之一,催生了許多新商機。“惠臺31條出臺后,除了生活,工作創業也享受到更多同等待遇,有了更大的發展空間,相信會有更多的物流業者前來發展”,見證兩岸交流發展的廈門正旸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臺胞宋可琪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如是說。
改革開放40年,在閩臺商從最初投資農業、制造業,到如今進軍物流、金融等服務業,隨著時代發展悄然變遷,成為兩岸交流合作不斷發展的參與者、見證者和利益共享者。
臺胞宋可琪就是其中一員,“兩岸一日生活圈已經形成,不僅在航線班次上有所增加,通關方面也非常便利。”她告訴記者,以前需要拿臺胞證到人工閘口排隊通關,人多時至少要等15至20分鐘,現在可以自助快捷通關,只需要5分鐘就能完成。
2009年,宋可琪來到廈門工作,目前在廈門正旸物流有限公司擔任總經理。“隨著越來越多的臺灣餐飲業者來到大陸發展,公司嗅到商機,試水冷鏈物流業務。”她告訴記者,以前大陸臺商多從事電子產業、制造業等,后來餐飲服務業開始進入大陸市場。2009年臺灣母公司在廈門設立分公司,從一開始做工業物流到后來開展冷鏈物流業務,為臺灣餐飲和本地企業提供冷鏈服務。
宋可琪說,當地政府出臺許多優惠政策,協助臺商把臺灣相對比較成熟的蓄冷技術、設備落地廈門。“兩岸在冷鏈、生鮮等議題上還有一些差異,大陸相關冷鏈產業標準可以借鑒臺灣經驗。”她認為,隨著31條惠臺政策全面實施,臺灣冷鏈人才在大陸大有可為,未來兩岸冷鏈物流產業合作將會有更多新議題和新成果。
例如,蓄冷技術屬于多溫層共同配送的底層技術,作為第一批兩岸冷鏈合作的試點企業之一,廈門正旸物流有限公司率先把臺灣的多溫層共同配送模式帶進廈門,助力便利店行業快速發展,降本增效。同時,廈門正旸物流有限公司還在廈門推出了太陽能冷鏈城市配送車輛,希望在綠色環保的冷鏈城市配送模式提供新做法。
在談到廈門60條惠臺舉措中,從事物流業的宋可琪對食品安全、質量標準認證最為期待,興奮不已。她說,食品講究新鮮,最怕浪費在時間上,推動廈門和臺灣兩地海關、檢驗檢疫、食品安全、質量標準認證的合作,以后臺灣商品進入大陸或大陸商品進入臺灣,都會更加便利快速。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

冷鏈新聞
企業新聞
展會新聞
物流新聞
冷鏈加盟
冷鏈技術
冷鏈服務
冷鏈問答
網站首頁
冷鏈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