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冷鏈屢次成為風險點,為何不喊停?

近期,北京新增了
其中有不少人直接或間接
與冷鏈物品或相關從業人員有關
這也引起大家對冷鏈的不安
進口冷鏈也成為個別地區
那么
為何冷鏈會成為病毒的“潛伏地”?
進口冷鏈能不能停止?針對其潛在風險我們大家又該如何應對呢?
冷鏈到底進口些什么?
冷鏈物流是利用溫控、保鮮等技術工藝和冷庫、冷藏車、冷藏箱等設施設備,確保冷鏈產品在初加工、儲存、運輸、流通加工、銷售、配送等全過程始終處于規定溫度環境下的專業物流。
推動冷鏈物流高質量發展,是減少農產品產后損失和食品流通浪費,擴大高品質市場供給,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手段;是支撐農業規模化產業化發展,促進農業轉型和農民增收,助力鄉村振興的重要基礎;是滿足城鄉居民個性化、品質化、差異化消費需求,推動消費升級和培育新增長點,深入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和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重要途徑;是健全“從農田到餐桌、從枝頭到舌尖”的生鮮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提高醫藥產品物流全過程品質管控能力,支撐實施食品安全戰略和建設健康中國的重要保障。那么,具體來說,什么產品需要冷鏈?
冷鏈一般用于食品和醫藥,通過低溫抑制生物活性,延長產品的保質期。食品的冷鏈方面大體上可以分為冷藏和冷凍。
冷藏
冷藏是指維持在零度以上用于運輸蔬果類、鮮肉等產品,這些產品如果運輸過程溫度過低會被凍壞,此類的進口冷鏈主要以進口東南亞的水果為主。
冷凍
冷凍是保持0℃以下,一般是-18℃的冷凍物流,運輸的也是經過冷凍處理的冷凍食品。進口的冷凍食品涉及面就非常廣了,包括水果、蔬菜、肉類、水產品、粗加工食品(濃縮果漿,切割好的肉,剝好的蝦仁之類的)、預包裝食品(預制菜品,冷凍速食品)等等。
超低溫
還有一種比較特殊是急凍或者說是超低溫,一般低于35℃,這一類運用比較少,通常用于運輸醫藥產品,出于成本考慮食品一般不用,偶爾會有預制菜品使用超低溫貯藏。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后臺刪除)至于為何冷鏈會成為病毒的“潛伏地”,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副主任李寧表示:
活時間長,因此進口冷鏈食品及其外包裝就可能成為跨境遠距離運輸攜帶新冠病毒的載體。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表示:
,包括食品或外包裝,經過冷鏈運輸,可以把病毒帶到非疫區,從而引起接觸傳播。
為什么不能停止進口冷鏈?
冷鏈進口對國內市場的重要性,業界人士認為,就目前而言,這是“因噎廢食、并不現實”。
近年來,中國居民消費水平不斷提高,進口食品量增長迅速。在眾多進口食品中,包括生鮮在內的相當一部分品類高度依賴冷鏈物流。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冷鏈物流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秦玉鳴表示說,中國需要大量的進口產品彌補國內供應的不足,因此絕不能把進口產品全部拒之門外。實際上,進口冷鏈的影響無處不在,豬蹄、雞翅、雞爪、雞腿等很大一部分是歐洲進口的。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后臺刪除)進口冷鏈食品在很大程度上補充了國內供需,并起到平抑物價的作用。以2020年豬肉價格為例,在當時生豬供應收縮的行情下,進口的需求較為旺盛。海關數據顯示,我國豬肉進口均價從2020年1月份的每千克22.4元持續跌至8月份的每千克16.5元,與8月底全國農批市場每千克48.42元的豬肉平均售價相比,豬肉進口價格優勢較大,一定程度上推動進口量增加。而2021年,豬肉價格在波動中呈下降趨勢,全年豬肉進口量為371萬噸,同比減少15.5%。當前國內產能出現階段性過剩,進口豬肉需求下降。
再以蝦為例,之前厄瓜多爾白蝦因為檢出陽性,導致這種白蝦價格暴跌,與此同時其他品種蝦價格暴漲幾乎翻倍。再考慮到國產蝦遠遠滿足不了國內市場消費需求,進口蝦不只有厄瓜多爾白蝦一種,斷掉進口冷鏈的后果估計就會來次“蝦死你”,而且類似的情況還會出現在肉類、乳制品類、水產品類。
此外,全國進口冷鏈食品從業人員大概在30萬左右,光是北京的進口冷鏈食品從業人數就有3.37萬,其中很多人是農村地區出來務工的。如果驟然停止冷鏈進口,這些人很可能失業。
各地加密“冷鏈防控網”
科學防治、精暫停進口等措施。
對于進口冷鏈食品和農產品,海關2021年抽查境外生產企業745家次,檢測樣本363萬個,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樣本550個,取消、暫停884家企業的輸華資質,對223家境外生產經營單位采取緊急預防性措施,監督口岸預防性消毒各類貨物115萬噸、內外包裝7185萬件。
海關總署署長倪岳峰表示:
2022年,海關將健全多渠道監測預警機制和智慧化多點觸發機制,不斷完善防控策略,確保規定動作100%落實到位。嚴格實施進口冷鏈食品、農產品和高風險非冷鏈集裝箱貨物監測檢測和預防性消毒監督工作,穩妥做好后續處置。
”。
安徽省上線試運行“安徽冷鏈食品追溯平臺”,平臺采取“首站賦碼、進出掃碼、一碼到底、掃碼查詢”的管理模式,對進口冷鏈食品在安徽流通開展追溯管理,從而實現“來源可追,去向可查”。
陜西省要求,進口冷鏈食品生產經營單位必須在追溯系統中上傳相關產品品種、規格、批次、產地、檢驗檢疫合格證明、核酸檢測報告、預防性消毒證明等追溯數據,并使用系統賦予的電子追溯碼。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發布公告,凡進入哈爾濱市的進口冷鏈食品,必須同時具備檢驗檢疫證明、核酸檢測證明、消毒證明和追溯信息。對相關票據不全、來源不明、證物不符的進口冷鏈食品,一律禁止進入哈爾濱市。
湖北省武漢市對目前采購入庫的進口冷鏈食品,要求做到每箱全覆蓋核酸檢測,即到即檢。每件進口冷鏈食品的外包裝、內包裝、商品本身都需采樣檢測,合格后才能開封。未實施“箱箱檢”“件件檢”的進口冷鏈食品,禁止入庫或上市銷售。同時,對進口冷鏈食品的從業人員每7天實行1次全覆蓋核酸檢測。
從進國門到進家門,進口冷鏈食品又是如何消毒的呢?中國疾控中心消毒學首席專家張流波表示:
國外進口的這些冷鏈食品,一般要求從到達海關開始進行消毒,因為食品包裝可能涉及集裝箱、大包裝、中包裝、小包裝,所以在運輸和加工生產的過程中,需要在各個不同環節進行消毒處理。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后臺刪除)冷鏈消毒又需要注意哪幾點呢?
01低溫消毒比較困難,所以一定要用低溫有效的消毒劑。
02對所有需要消毒的冷鏈食品包裝表面進行全方位消毒,不存在抽檢問題,要對所有包裝進行消毒,而且是每一面都進行消毒。
03消毒處理要注意消毒劑噴灑時間,通常需要10至20分鐘才能發揮作用。
04消毒處理要注意消毒劑噴灑用量,通常1平方米需要100至200毫升才能達到消毒的效果。
進口冷鏈食品還能不能放心吃?
“進口生鮮還能不能放心吃?”面對進口冷鏈食品檢測陽性頻發,這個問題成為不少人關注的焦點。
中國疾控中心消毒學首席專家、環境所消毒與感染控制中心主任張流波說:
感染風險主要是在搬運、操作等環節,并沒有發現因食用食品本身引發感染。對進口冷鏈食品外包裝表面進行安全有效的消毒,可以實現將新冠肺炎病毒滅活,消毒后再接觸表面,感染風險是非常低的。但是病毒核酸仍可能存在,如果進行過消毒后,核酸檢測仍呈陽性,公眾不必過度緊張。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后臺刪除)食用進口冷鏈食品,仍需注意以下幾點。
選購環節正規渠道采購,做好外包裝消毒
1到正規超市或市場選購進口冷鏈食品,正確佩戴口罩,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佩戴一次性手套,避免用手直接接觸。
2購買預包裝進口冷鏈食品時,要關注生產日期、保質期、儲存條件等食品標簽內容,確保食品在保質期內,同時做好外包裝清潔消毒。
3購物后及時用肥皂或洗手液清洗雙手,洗手前不要用手碰觸口、鼻、眼等部位。
4海淘、代購境外國家或地區商品,包括購買境外冷鏈生鮮食品,要關注海關食品檢疫信息,做好外包裝消毒,并做好自我防護。
清洗加工環節生熟分開,分類儲存
1食物清洗加工時,要保持廚房和用具的衛生清潔,處理食材前、過程中、完成后都要注意手部衛生。同時,食材要做到生熟分開,處理冷鏈食品所用的容器(盆)、刀具和砧板等器具應單獨放置,及時清洗、消毒,避免與處理熟食的器具混用,避免交叉污染。
2對進口冷鏈食品遵循分類分區儲存原則,放入冰箱前,應先裝入干凈的食品袋,避免食品間交叉污染,包裝上注明日期,避免長時間存放。在冰箱內存放食品時要生熟分開,盡可能固定區域存放,生鮮食品需放在熟制食品的下層。
3在清洗或接觸冷鏈食品后,應先洗手再接觸熟食。廚房要保持通風和清潔,處理冷鏈食品時防止飛濺,避免對周邊環境的污染,必要時進行環境和餐具炊具消毒處置。
烹調食用環節燒熟煮透,避免夾生
1烹調食用冷鏈食品時,加工烹調應做到燒熟煮透。盡量避免生吃、半生吃、酒泡、醋泡或鹽腌后直接食用海鮮。
2烹熟未食用完的海鮮及肉類,請放置冰箱冷藏室保存,盡早食用,再次食用前一定要充分加熱。
3接觸進口冷鏈食品后一旦出現發熱、腹瀉癥狀,要及時到發熱門診或腸道門診就醫,并主動告知食用時間
(內容來源于新華社、冷鏈流通公共信息服務平臺)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

冷鏈新聞
企業新聞
展會新聞
物流新聞
冷鏈加盟
冷鏈技術
冷鏈服務
冷鏈問答
網站首頁
冷鏈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