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冷鏈物流前景一窺:從北京、江蘇、上海等10省市冷鏈追溯,看凍品行業巨變

原標題:食品冷鏈物流前景一窺:從北京、江蘇、上海等10省市冷鏈追溯,看凍品行業巨變
10月26日,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聯合北京市商務局上線“北京市冷鏈食品追溯平臺”,對進口冷藏冷凍肉類、水產品實施追溯管理。自2020年11月1日起,北京市進口冷鏈食品生產經營單位均需在“北京冷鏈”中如實上傳進口冷藏冷凍肉類、水產品來源、流向等追溯數據,落實電子追溯碼賦碼、貼碼等;否則不采購、不銷售、不使用。
這只是北京的措施。據優頂特研究院了解,目前共有北京、天津、上海、重慶、遼寧、山東、江蘇、浙江、福建、廣東等10個省市實施冷鏈產品追溯。
此事非同小可。
第一,新冠疫情加快冷鏈溯源。
冷鏈產品屬于食品,溯源是食品安全的支柱。即使沒有新冠疫情,加強冷鏈食品安全監管,也已經在路上。但疫情確實對冷鏈溯源起到了重大的推動作用。這種推動作用,從力度上看,不亞于當年三聚氰胺對于乳品工業甚至食品安全法的推動。
第二,凍品行業將迎來“陣痛期”。
任何監管措施都是有成本的,都是在安全和效率之間達到一種新的平衡。毫無疑問,北京也好,山東也好,各地的措施都會帶來凍品流通成本的上升。既包括直接的成本,也包括間接的成本。因此,凍品行業必將迎來“陣痛”。目前,各地措施剛剛出臺,各路商家還沒反應過來,但是接下來這種監管的壓力,將會逐漸傳導至每個環節、每個商家。
冷鏈
第三,冷鏈溯源將給行業帶來重大影響。
雖然凍品行業將有“陣痛”,但長遠來看,加強溯源管理,是重大利好:
一是將極大壓縮走私凍品的生存空間。
長期以來,大量非法入境的走私凍品流入各地市場。雖然有關部門想盡辦法,仍然難以從根本上杜絕走私行為。如今在凍品流通的整個鏈條的各個環節“嚴防死守”,形成信息的閉環,任何來歷不明的凍品,都將面臨“人人喊打”的局面。
二是將加速凍品產業互聯網構建。
生鮮是電商最后的藍海,主要原因就是生鮮產品的非標準特性。凍品作為生鮮產品,同樣屬于非標準品。這種非標準性,除了產地、規格、品質等產品本身特性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有些凍品來源不清、去向不明。
通過構建溯源網絡,讓身份清白的產品暢通無阻,讓身份成謎的產品無所遁形,從而大大降低市場交易的信任成本和合規風險——這是凍品產業互聯網的基礎。三是將加速形成規范、統一的凍品市場。
上述十省市要么是進口凍品主要口岸,要么是凍品主要消費地或集散地。10省市進口、流通的凍品約占全國的96%以上。10省市的溯源網絡構建完成,距離全國網絡100%形成為期不遠。
如果說中國高速公路網加速了中國商品流通大市場的形成,那么凍品溯源網也必將加速形成中國規范、統一的凍品市場。四是與國際接軌是大勢所趨。
凍品業態最早源于國外,如今貨物主要來自國外。中國的凍品行業發展,也要借鑒國外、與國際接軌。
比如,此次“北京冷鏈”兼容國際上比較流行商品GS1編碼:“如產品包裝上已有符合GS1編碼和追溯標準的追溯碼,則無需另行賦碼”,就是明顯的信號:與國際接軌。
凍品行業,正在醞釀著一場巨變。
相關新聞
10月26日,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通知稱,為落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求,進一步加強對進口冷鏈食品監管,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聯合北京市商務局于發布通告,推廣應用“北京市冷鏈食品追溯平臺”(下稱“北京冷鏈”),以實現對進口冷藏冷凍肉類、水產品的追溯管理。通告要求自2020年11月1日起,北京市進口冷鏈食品生產經營單位均需在“北京冷鏈”中如實上傳進口冷藏冷凍肉類、水產品來源、流向等追溯數據,落實電子追溯碼賦碼、貼碼等。
通告要求,北京市進口冷鏈食品生產經營單位應在“北京冷鏈”中完成主體用戶注冊,并自2020年11月1日起,使用“北京冷鏈”如實上傳進口冷藏冷凍肉類、水產品來源、流向等追溯數據。已有自建追溯系統的進口冷鏈食品生產經營單位,可采取批量導入或系統接口等方式上傳數據。 其次,“北京冷鏈”實行“首站賦碼”管理,即從京外采購進口冷藏冷凍肉類、水產品并運入北京的本市進口冷鏈食品生產經營單位作為首站,在“北京冷鏈”中上傳相關產品品種、規格、批次、產地、檢驗檢疫等追溯數據,并使用“北京冷鏈”按批次為相關產品進行電子追溯碼賦碼。如產品包裝上已有符合GS1編碼和追溯標準的追溯碼,則無需另行賦碼。實現“一碼到底”。進口冷藏冷凍肉類、水產品在京銷售、流轉的各個環節,北京市進口冷鏈食品生產經營單位均可通過掃碼方式便捷上傳產品收發貨等數據。 “北京冷鏈”通過實施“首站賦碼、進出掃碼、一碼到底、掃碼查詢”的管理模式,對進口冷藏冷凍肉類、水產品在京流通開展追溯管理,力求做到“來源可追,去向可查”。為精準防控再添助力。對未上傳追溯數據的相關產品,北京市進口冷鏈食品生產經營單位應做到不采購、不銷售、不使用。 最后,食品經營單位在面向消費者進行銷售時,應在進口冷藏冷凍肉類、水產品產品包裝或貨柜明顯處加貼“北京冷鏈”電子追溯碼。廣大消費者在購買進口冷藏冷凍肉類、水產品時,可通過微信、支付寶中的“北京冷鏈”小程序掃描產品包裝或銷售貨柜上的電子追溯碼,更加便捷地查詢所購食品的質量安全和產品追溯信息。水產品是否須要追溯?
相關負責人表示,仍須在追溯平臺中錄入產品追溯數據,但無須賦碼、貼碼。據了解,平臺中填寫產品批次號為 6-20 位,可以包含數字和字母,不可以包含特殊字符。根據企業實際業務情況,批次號可以為商品外包裝上的批次碼、商品的生產日期、 進貨入庫日期、企業內部使用的批次編號等。目前追溯平臺以社會統一信用代碼為企業注冊的唯一標識。每個企業只需選出一名企業管理員進行注冊,企業管理員在注冊審核通過后可以為企業中的其他人員分配賬號。企業注冊時統一社會信用代碼要求填寫18位,而部分企業未進行三證合一,只有15位的注冊號,可以在前面填寫3位000補充。已有追溯系統的企業,追溯平臺已提供EXCEL批量導入和數據接口對接兩種更為便捷的數據上傳方式。
內容來源: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有刪減
平行進口車上牌必備材料 | 《進口機動車輛隨車檢驗單》如何遺失補辦
第三屆進博會
第三屆進博會倒計時啦~喜事達供應鏈在8.2館 B1-13期待蒞臨
喜事達供應鏈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

冷鏈新聞
企業新聞
展會新聞
物流新聞
冷鏈加盟
冷鏈技術
冷鏈服務
冷鏈問答
網站首頁
冷鏈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