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冷鏈一體化,高新科技助力冷鏈物流行業“火”起來

一、冷鏈物流大數據時代來臨,冷鏈實現全過程溫控覆蓋
根據黨中央推進的大數據戰略計劃,加快完善數字基礎設施,推進數據資源整合和開放共享,冷鏈行業以大數據為基礎的互聯網+冷鏈新時代已來臨。互聯網和冷鏈物流的融合意味著將互聯網的整套現代技術包括智慧互聯、大數據、物聯網等應用到冷鏈物流行業,通過數據分析技術,對供應鏈網絡和資源進行優化和提升,以提升對下游需求和供給預測的準確性,實現降本增效,并大幅提高運作效率。冷鏈物流企業應用GPS定位、物聯網等先進信息技術,按照規范化、標準化要求對運輸車輛實施定位跟蹤以及全程溫度自動監測、記錄和控制等流程,按照冷鏈物流全程溫控和高時效性要求,整合各作業環節。
二、冷鏈物流可保障貨物始終處于規定的低溫環境
冷鏈物流一般指冷藏冷凍類食品在生產、貯藏運輸、銷售到消費前的各個環節中始終處于規定的低溫環境下,以保證食品質量,減少食品損耗的一項系統工程。它是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制冷技術的發展而建立起來的,是以冷凍工藝學為基礎、以制冷技術為手段的低溫物流過程。生鮮產品的保存時間短,如果是長距離的運輸,沒有良好的儲存條件,在運輸完成后,將會產生大量的損耗,進而增加生鮮企業成本。構建冷鏈物流體系,再配合生鮮配送管理系統,就可在儲存產品的基礎上,提高分揀、加工、包裝等工作環節的效率,并減少損耗率。
三、供應鏈管理系統可對產品進行全過程動態監控
冷鏈物流企業以一套完整的供應鏈管理系統為支撐,連接其運輸網絡。企業通過總部冷鏈全程監管平臺,追溯整個貨物流向,包括從訂單受理到客戶簽收全程的訂單狀態,每個過程中使用的車輛、設備、人員信息以及提貨、入庫中轉、在途、簽收每個過程中使用的冷鏈設備的過程溫度,在設備允許的情況下還可以展示軌跡和濕度。同時,平臺還具備報警功能。此外,平臺還預留數據接口,方便與客戶系統對接,具備數據分析和報表導出等功能。平臺對人、物、信息等資源進行整合,對業務流程進行優化,提高效率,讓冷鏈物流企業的TMS、WMS系統以及大數據分析平臺等無縫連接,實現數據信息共享。
四、智能運輸技術可對物流環節涉及的物品、車輛進行實時監控監管
智能運輸技術運用RFID和GPS定位跟蹤技術等,實現對冷鏈物流環節所涉及的物品、車輛進行實時監控監管。冷鏈過程中所關聯的供貨方、運輸方、收貨方和監管方都可通過電腦或手機登錄平臺查詢各環節的實時環境情況。企業采用車載智能終端+無線傳感器的方式,實現生鮮產品的整個冷鏈環節的溫濕度數據、冷鏈車具體地理位置監測等。冷鏈物流的發展還停留在運輸與冷藏環節,運用先進信息技術的冷鏈物流管理的企業數量明顯不足。冷鏈行業集中度較低,未出現壟斷性龍頭企業,這也決定了冷鏈物流企業未來成長空間依然較大,而發展全程冷鏈及智能運輸技術可幫助企業提高自身的冷鏈運行網絡,減少貨損率并有效保障產品質量,雖短期投入成本較高,但長期來看,企業利潤率預計將提高5%-8%,并在行業競爭中保持優勢地位。
五、智能倉儲技術可規范冷鏈作業的各個環節,助力企業實現精細化管理
智能倉儲技術可幫助企業規范冷鏈作業各環節,有效監控冷鏈物流全過程,提高冷鏈業務的管理水平和運營效率并降低供應鏈整體成本,提升資源使用效率,從而實現降本增效。順豐、京東等冷鏈行業知名企業都擁有高效先進的冷鏈供應鏈一體化管理系統,助力其實現精細化管理和提升客戶冷鏈物流數據化運營的核心競爭力。智能倉儲技術可為用戶提供來源可查、去向可追、質量可控、責任可究的完整方案,使商家對冷鏈海鮮、食品、農產品都可以實現“源頭”到“銷售”的全程溯源,從而提升產品新鮮度,以及經營者的安全保障能力。
六、冷鏈物流行業規模增長潛力較大,未來將持續處于上升期
在冷鏈物流規模方面,2020年中國冷鏈物流市場規模約為3,604億元,2015-2020年中國冷鏈物流市場規模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5.0%。考慮到政策要求加強農產品物流骨干網絡和冷鏈物流體系的建設,以及冷鏈物流產業投融資增長,冷鏈產業未來預計將持續處于上升時期,未來幾年冷鏈物流的發展將保持一個良好勢頭。2019年,中央和地方政府因勢利導出臺20多項冷鏈物流政策和標準情況,推動冷鏈物流行業順應側供給改革潮流,并公示農產品冷鏈流通標準化試點城市名單、企業名單以及餐飲冷鏈物流服務規范試點企業名單,助力冷鏈行業健康發展。
七、冷鏈物流可減少商品加價率以及產品損耗率
傳統模式下,生鮮從農戶手中到消費者手中,至少要經歷產地集散市場、產地批發商、銷地一級批發商、銷地二級批發商以及超市、農貿市場、餐廳等渠道商。上述各環節均存在加價20%-30%的情況,總加價率可高達110%。以2020年陜西蘋果種植商為例,采收成本為2.5元/斤,代辦果園收購價3元/斤。按照果徑進行分級打包,出貨價為5元/斤。從陜西經陸運到達上海,在上海農批市場進行散貨出售,其出貨價為8元/斤。商超、農貿等終端零售價為12-15元/斤。易腐產品如蔬菜肉類在裝車時大多在露天而非在冷庫和保溫場所操作,僅水果、蔬菜等農產品,在采摘、運輸、儲存等物流環節方面損失率就達約20%。冷鏈物流通過搭建有量供應鏈選貨場平臺,建立從供應商到渠道端的直接供應體系,減少生鮮流通過程中的中間環節,讓利上下游商戶。以肉類為例,冷鏈運輸較常溫運輸,加價率減少45%,僅為40%。冷鏈物流為食品的安全輸送提供了保證。生鮮食品需要完整的冷鏈物流對貨物進行全程溫度控制,以確保食品的安全,而冷鏈物流可以實現裝卸貨物時的封閉環境,從而大幅減少損耗率。以海鮮為例,冷鏈運輸就可將損耗率由15%降低為約3%。
八、生鮮電商需求總量的提升推動了整個食品及農產品冷鏈產業的發展
2019年中國生鮮電商行業市場交易量為2,796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6.7%。受2020年疫情影響,生鮮電商受廣泛關注,生鮮電商交易市場規模顯著增長,隨著生鮮電商受到千禧一代的追捧,中國生鮮電商行業市場規模將進一步加速擴大。生鮮購買為高頻次的即時性消費,消費者在生鮮送達的時效性和新鮮度層面對生鮮零售商的物流水平提出高要求,從而倒逼冷鏈物流企業朝高標準、高時效方向發展。生鮮電商物流規模增長推動了冷鏈需求總量的提升,同時也推動了整個食品冷鏈產業的發展,也將持續為冷鏈物流企業帶來大量訂單。
九、深度見解:中國冷鏈物流運送模式將朝著智能化的方向發展
物聯網技術應用可助力升級冷鏈物流運營模式,包括倉內運營、運輸管理以及管理增效,并被物流企業廣泛應用于實際生產當中,不斷向大數據、人工智能方向發展。倉內運營技術目前主要基于電子自動識別技術、人工智能技術及機械自動化技術,例如京東與雀巢聯合發布的預測與補貨系統,對整合供應鏈物流進行嘗試,并取得成效。
重點關注企業
通過深度研究中國冷鏈物流行業內優質企業,頭豹建議重點關注九曳供應鏈、順豐控股[002352]、京東SW[09618]。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
上一篇:【機會挖掘】八部門推進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物流設施建設 加快補齊產地冷鏈物流短板《聲生不息寶島季》9位常駐,5輪公演金曲統計,3位歌手數據好

冷鏈新聞
企業新聞
展會新聞
物流新聞
冷鏈加盟
冷鏈技術
冷鏈服務
冷鏈問答
網站首頁
冷鏈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