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藏技術誕生前,古人如何儲存食物?

參考消息網11月14日報道 美國趣味科學網站10月25日發表題為《冷藏技術誕生前,古人如何儲存食物?》的文章,作者系斯泰茜·基什。全文摘編如下:
冷藏是一種新鮮事物,幾千年來,人類不得不尋找各種巧妙方式來儲存食物。這些做法能減緩微生物的繁殖速度,防止食源性疾病和食物腐爛。除冷藏外的許多儲存方法流傳已久,例如鹽漬、干制、熏制、酸漬和發酵。
2015年一個秋日的早晨,美國密歇根州兩位農民意外發現一塊猛犸象的骨盆殘骸。經過幾通電話和一番挖掘,研究團隊發現了更多古生物學和考古學證據,讓上述場景變得更加清晰起來。
1.1萬年前,猛犸象群在北美活動。對狩獵采集者而言,獵殺一頭體型堪比非洲象的動物就像中彩票一樣——你不想失去這份戰利品。所以,有些土著民將猛犸象殘骸放進池塘,留待后用。
美國密歇根大學古生物博物館館長丹尼爾·菲舍爾教授告訴趣味科學網站記者:“池塘是一個儲藏獵物殘骸的地方。在其他食肉動物和食腐動物都想分一杯羹的情況下,還有什么別的選擇呢?”
在美國中西部地區的北部,有許多后冰河時代形成的小池塘,人們故意將獵物殘骸放進其中一個池塘。但確切來說,肉之所以能保存并不是因為水,主要還是因為水中的乳酸桿菌。
乳酸桿菌通過無氧呼吸生成一種名為乳酸的化學物質。乳酸桿菌在肉里大量繁殖,產生的乳酸能夠保持肉質。菲舍爾也認為,池塘中的低溫低氧環境也有助于防腐。
菲舍爾認為,此次狩獵可能發生在秋季。獵物被就地屠宰,大塊殘骸被儲藏在附近小池塘的水下。這些肉直到次年夏天仍可食用。菲舍爾知道這一點是因為,他用鹿肉、羊肉甚至馬肉進行了測試。他發現,這些肉(經烹煮滅殺肉里的有害細菌)在類似的低溫小池塘中浸泡數月后,仍然能夠食用。
菲舍爾說:“乳酸還會使肉質變嫩。它確實會產生濃烈的氣味和口味,就像林堡干酪。它讓食物別有一番風味。”
將食物儲存在陰涼環境中有其可取之處,但并不是家家后院都有池塘。埋藏食物是食品保鮮的另一種巧妙方式。埋藏可以讓食物隔絕陽光、高溫和氧氣,減緩食物變質的速度。
沼澤是埋藏食物的一種有趣選擇。沼澤是一種質地松軟的淡水濕地,主要由泥炭(即未充分腐爛的植物物質)構成。這種陰涼、低氧、高酸環境非常適合保存易腐食物。
在北歐,古代文明會將食物(包括黃油)放進沼澤中儲存。考古學家曾從浸滿水的淤泥中挖掘出一團團類似石蠟的蠟質物品。研究人員對它進行化學分析后確定這是一種乳制品,并將其命名為“沼澤黃油”。
英國都柏林大學學院考古學院助理教授杰茜卡·史密斯說:“新鮮黃油中的脂肪會在兩到三年內降解。你就得到了一塊脂肪酸。”
沼澤為早期農業群體提供了一種長期保存奶制品等易腐食品的方法。史密斯說,有民族志中提到,人們會在夏季把黃油放進沼澤儲存。這樣的黃油還可以食用,但可能會吸收周圍泥炭的咸腥味。
史密斯對趣味科學網站記者說:“人們很容易把沼澤黃油看作異常或反常事件,但這可能曾是種常見做法。這種泥炭地提供了一扇窗口,讓人們得以了解已經消失在這個世界的史前農業做法。”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

冷鏈新聞
企業新聞
展會新聞
物流新聞
冷鏈加盟
冷鏈技術
冷鏈服務
冷鏈問答
網站首頁
冷鏈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