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0ccs2"><center id="0ccs2"></center></acronym><option id="0ccs2"><xmp id="0ccs2">
<tr id="0ccs2"></tr>
<sup id="0ccs2"></sup><acronym id="0ccs2"></acronym>
<rt id="0ccs2"></rt>
<acronym id="0ccs2"><small id="0ccs2"></small></acronym>
<samp id="0ccs2"><object id="0ccs2"></object></samp><acronym id="0ccs2"><center id="0ccs2"></center></acronym>
<sup id="0ccs2"></sup>

中國冷鏈物流網

廣東推“半休眠”冷鏈運輸技術保障餐桌安全

時間:2022-12-28 15:25:38來源:food欄目:冷鏈新聞 閱讀:

 

  近4000箱“睡著”的新鮮活魚,帶著屬于自己的二維碼,被裝入8輛冷鏈貨車開出廠門,從廣東省佛山市奔向北京、濟南、蘭州等地千家萬戶的餐桌。

近日舉行的廣東省水產品質量安全保障現場會上,廣東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海洋與漁業廳等主管部門向記者介紹了這種“半休眠、可追溯”水產品冷鏈運輸新技術。“睡著”是廣東何氏水產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對處于“半休眠”狀態的魚的形象叫法。讓活蹦亂跳的魚安靜下來,并且經得起長達50個小時的運輸,這可不是簡單的事。   “遠程運輸活魚的最大困難,就在于保持魚的鮮活。”何氏水產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丁望對記者說,這其中的關鍵點,一是控溫,一是供氧。   控溫讓魚一路上“睡著”過去。“目前,我們已經實現從塘頭到市場全程分級控溫,根據季節、天氣、魚種的不同有區別控溫,讓魚在低溫條件下進入‘半休眠’狀態,就像睡著一樣,魚睡著了就能降緩新陳代謝,也不會相互擠壓碰撞,從而幫助它度過漫長的旅途。”王丁望說。   而供氧技術的改進則是保證魚的存活率的關鍵。   王丁望告訴記者,傳統的使用氧氣石供氧的方式,氣泡大,氧氣利用率低。經過技術革新,公司研發出一種納米供氧管。這個長20厘米、直徑1厘米的納米供氧管表面布滿納米級孔徑,出氣細膩,從而提高氧氣利用率,為魚群提供了高氧的環境,進一步延長了魚存活的時間。   “低溫暫養、純氧配送、智能控溫技術,在運輸過程中讓魚處于‘半休眠’狀態,成功突破了鮮活水產品長達50小時高密度遠程運輸的技術難題,使魚的存活率大大提高。”王丁望說。   對“鮮活”的追求,背后是消費者對水產品安全的期待。在傳統運輸方式中,因長時間運輸導致活魚運輸死亡率很高,一些商販就采用違規違法添加國家禁止的孔雀石綠等物質的方法,以提高活魚運輸的成活率。   除了健康地保障魚“活著”,二維碼還能讓每一條魚的“身世”都可追溯。記者注意到每個魚箱上貼有一張二維碼,手機掃一掃就能看到諸如池塘號、裝箱時間等養殖信息、檢測信息、物流信息,遠方的人們對每一批魚的“身世”都了如指掌,全程可追溯。加上實時視頻監控系統,每一條魚的安全都在監控范圍內。   何氏水產公司對水產品新鮮、安全、可追溯的不斷追求,是廣東大力發展水產業、推動水產品質量安全保障工作的一個縮影。   廣東既是水產品生產大省,也是消費大省。2016年,全省水產品總產量876.2萬噸,總產值達2850億元,同比增長12.6%。全省年水產品消費量達600萬噸。   廣東省海洋與漁業廳副廳長洪偉東說,廣東將構建水產品從生產到消費全環節的質量安全監管體系,并搭建生產、流通、市場全產業鏈溝通的平臺,聯合共建共管,做好“產銷對接”試點示范,加強水產品質量管控,把好“舌尖上的安全”關。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138199759

鄭重聲明: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僅作為參考,如果網站中圖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處理!

標簽:

上一篇:通遼——大連紅鮮椒冷藏集裝箱班列正式開通

下一篇:十大“痛點”待解 農村電商這條路要怎么走?

相關推薦
  • 華鼎供應鏈以冷鏈服務為基礎 推動冷鏈物流
  • 冷鏈物流概念股龍頭-冷鏈物流概念股有哪些
  • 冷鏈行業迎來發展熱潮,喜曰喜助推冷鏈物流運
  • 溯源管理嚴格落實讓冷鏈成放心鏈
  • 數字賦能智向未來,領創全冷鏈的“澳柯瑪思路
  • 攜手提升城市保供能力 冷鏈物流行業共尋“
返回頂部
?
天天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