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功德林第一“倔”最后一個走出高墻的國軍前兵團司令

北京功德林高墻內,朝鮮戰場的風云變幻直接在這里轉換為人們的各種情緒,這天,功德林活動場的高音喇叭里又在播放新聞,今天的“頭條”新聞是:我志愿軍解放平壤!
黃維
功德林管理員餐廳里,聽到喜訊的管理員們歡呼雀躍,飯也不吃了,有人唱起了志愿軍戰歌:“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不一會兒,就變成了大合唱,歌聲嘹亮,仿佛要把屋頂穿透。
隔壁的“學員”餐廳的情形卻是另外一個模樣,幾乎所有人都放下了碗筷,嘴里有飯菜還沒來得及咽下的也停止了咀嚼,定格在那里,整個餐廳一片寂靜。
廣播里的消息太讓人覺得意外了,就在飯前,這些昔日的國民黨高級軍官還在議論紛紛,甚至為朝鮮戰爭的輸贏押下重注,絕大部分軍官都不認為志愿軍能贏得勝利。
不看好志愿軍的有這么幾類:
大部分人認為中美軍隊裝備差距太大,志愿軍不堪承受美軍強大的火力打壓,認為志愿軍必輸無疑,替志愿軍擔心,為志愿軍捏了一把汗,他們中以王耀武、杜聿明等人為代表;
《特赦1959》劇照
另有一部分人認同上述說法,但留了個心眼,把話留在了肚子里,他們中有陳瑞章、鄭庭芨等人;
少數幾個人則毫不掩飾自己的觀點,甚至還帶有幸災樂禍,歡欣鼓舞的意味,他們中有黃維、康澤等人,其中,黃維的反應最強烈。
管理員餐廳的歌聲一浪高過一浪,學員餐廳這邊卻出了情況,只見黃維突然滿臉漲得通紅,面部表情顯得異常痛苦,身體僵住了一般,搖晃幾下后突然仰面倒地,一雙筷子還在口中,樣子非常恐怖。
幾個身強體壯的學員趕緊與聞訊而來的管理員一起,把黃維抬到醫務室緊急搶救,黃維的病情好不容易穩定了,管理所趕緊安排汽車,把黃維送往公安醫院進一步治療。
黃維被“志愿軍進入平壤”的消息氣倒的事一時成為整個功德林人的談資,黃維更加出有名了。
黃維早年也曾是個熱血的進步青年,報考黃埔軍校時,著名的共產黨人方志敏是他的介紹人。進入黃埔軍校一期后,和陳賡等人成為同班同學。
《特赦1959》劇照
隨著國共分裂,黃埔一期的學生分道揚鑣,黃維與宋希濂、杜聿明、鄭洞國等人仍然追隨“校長蔣介石”,而陳賡、徐向前卻選擇了共產黨。
黃維后來又進入陸大特別班學習,畢業仍回到陳誠的第18軍,他頗受陳誠的賞識,至1937年,黃維已經升任第18軍第67師師長。
也就是那時,黃維因參加淞滬抗戰的羅店之戰而出了名。黃維在日軍猛烈進攻下硬是守了一個星期,手下的三個團長戰死一個,重傷兩個,戰后活著的人不足一個團。
當時,國民政府大肆宣傳黃維的忠勇可嘉,而也有不少人指出,黃維的指揮死板教條,缺乏靈活機動,是典型的“書呆子”打法,黃維此役之后就有了個“書呆子黃維”的外號。
《特赦1959》劇照
黃維的性格可用一個“倔”字來形容。讀書人一旦有了這樣的性格,犯起“倔”來便會變本加厲,不聽勸,不服管,我行我素,無所顧忌。
還是他的蔣校長“知人善用”,他把黃維這頭“倔驢”牽離前線,不讓黃維繼續帶兵,而是讓他搞軍事教育、檢查軍需等工作,這些唱黑臉的差事很適合他這個比較“軸”的書生,也由此讓一些國軍將領都領教了“書呆子”黃維的“倔”和“軸”。
到了淮海戰役時,蔣介石不知出于什么考慮,讓黃維上前線擔任了12兵團司令,黃維赴任時有言在先:“打完這一仗,我還想回去教書。”
蔣介石沒有多想,一口答應了,可是解放軍沒答應。
淮海戰役中,黃維的12兵團被解放軍重重包圍于雙堆集,可他并不知道與他對壘的是他的黃埔同學,解放軍陳賡大將的部隊。
《特赦1959》劇照
陳賡大將對老同學黃維這個“書呆子”的性格清清楚楚,這次,陳賡完全不按軍校教科書上的教條和標準套路,陪他的老同學黃維好好的“玩”了一把。
陳賡大將命令部隊主動放棄已占領的陣地,“書呆子”黃維果然上當,帶著部隊就進入了陳賡的伏擊區域,當黃維感覺到上當的時候,一切都已經晚了。
黃維當了解放軍的俘虜。當他知道與自己對陣的是他的老同學陳賡時,他竟說:“敗在陳賡手上不算丟人,陳賡是我同學,在黃埔我就打不過他!”
一個統帥千軍萬馬的國軍將領,居然會說出這么孩童般的話,黃維的“書呆子”氣可見一斑。
《特赦1959》劇照
黃維被俘后,解放軍動員第12兵團的高級將領們給杜聿明、邱清泉、李彌寫勸降信,信寫好了,其他人都簽了字,唯獨黃維堅決不簽。
被俘后的黃維依舊狂躁。記者采訪時問他:“你部被困在雙堆集一個來月,外無援軍,內無糧彈,你為什么還不投降?”
黃維勃然大怒,一拍桌子,留下這樣的豪言壯語:“只有戰死的烈士,沒有茍活的將軍!為了黨國,我要戰斗到一兵一卒……”
記者的脾氣也上來了,也沖著黃維拍了桌子:“你漠視將士的生命,效忠蔣家王朝,是冷酷和愚蠢的行為!”
黃維是教師出身,可以算是一個書生,此時竟然不顧斯文,破口大罵:“放屁!你胡說八道!”說著還要撲上去動手,幸好被解放軍戰士拉開。
《特赦1959》劇照
黃維被送來北京功德林戰犯管理所后,一身的毛病特別是結核病開始發作,經管理所醫護人員四年的精心治療和護理,病癥得到了控制。
可這并沒有能讓黃維知恩圖報,改改脾氣。別的戰犯讀進步書籍,寫改造心得,而黃維卻在一邊搖頭晃腦地背誦于謙的《石灰吟》;別人交代罪行,他一個字不寫,一句話不說;別人罵老蔣,他從來不給一句惡評。
黃維讀完《新民主主義論》,會沖著管理員大發狂論說:“你們放我回江西老家,按照這書上所講的道理,我們重整部隊,再打一仗,我未必會輸,真輸了我就服了你們。”
他從骨子里看不起明哲保身之人,甚至是痛恨做事圓通、順應潮流之人,黃維之所以這樣,只是因為在黃維的心目中,國民黨是“正統”,三民主義才是真正救國救民。這一點上,與蔣介石“君臣之道”、“忠臣良將”的儒家說教一脈相承。
《特赦1959》劇照
所謂“不進則退”,功德林幾乎所有戰犯都在往前走,唯獨黃維原地踏步;又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沒有什么人愿意跟黃維這個落后分子走得太近,久而久之,黃維在功德林沒有一個真正交心的朋友,可是黃維仍然堅持他的“孤”與“傲”!
1959年,第一批特赦戰犯時,不出所有人的預料,黃維沒在特赦之列。直到16年后的1975年,功德林釋放最后一批戰犯,黃維終于最后一個被釋放。
在北京功德林戰犯管理所最后的幾年中,黃維把精力都投在了發明“永動機”上,他試圖用這種方式,完成他對于利國利民的最后詮釋,在政治態度上,一直到最后他都沒有真正改變。
黃維出獄回家不滿一年,他的妻子就因故自殺,這么一來,黃維就成了“孤家寡人”,傷心之余,黃維一頭扎進機器堆里,繼續研究他的“永動機”。
《特赦1959》劇照
他先后擔任全國政協文史專員等工作,由此有機會與他昔日的“仇人”郭汝瑰和廖運周碰面。
據說,每每見到此二人,黃維必定孩子氣的“怒目而視”,等對方躲開他的目光,他才如獲大勝般“鳴金收兵”。弄得郭汝瑰、廖運周哭笑不得,只好盡量避開他。
1989年,臺海兩岸開放探親,黃維準備去對岸看看親朋故舊,不料臨行之前,因心臟病突發死于北京。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

冷鏈新聞
企業新聞
展會新聞
物流新聞
冷鏈加盟
冷鏈技術
冷鏈服務
冷鏈問答
網站首頁
冷鏈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