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記錄不良能貸款,享受銀行低利率?這些全是詐騙套路……

轉自:北京商報
北京商報訊(記者 廖蒙)“先生您好!我是江西銀行信貸部的劉經理,目前省政府推出了貼息的信貸產品,利息低至2.8厘,老板您這邊有資金周轉的需要嗎?”你是否經常接到這樣的營銷電話?是否也曾被“銀行背景”“低利率”“存在信用逾期記錄也能辦理”等話術所吸引?
面對這樣的貸款廣告,一定要提高警惕,電話的另一頭,極有可能是瞄準你錢包的騙子。3月6日,江西省南昌市東湖分局通報了這樣一起詐騙案件,該犯罪團伙假扮銀行工作人員,專門誘騙信用記錄不良人群來公司貸款,從中收取高昂的中間服務費。
據辦案人員介紹,2022年底至今,東湖經偵大隊陸續接到群眾報案,稱東湖區財富廣場A座24樓有一家商務咨詢公司謊稱可以幫助信用記錄不良人群在銀行辦理貸款,并收取2萬-10萬元不等的服務費,在收取了服務費后,該公司就以各種理由搪塞拖延當事人的貸款,之后便杳無音信。
接到報案后,東湖分局經偵大隊迅速確定該犯罪團伙人員結構、犯罪事實,于3月3日將涉案詐騙團伙7名犯罪嫌疑人抓獲,該團伙涉案金額超過200萬元。目前,7人因涉嫌合同詐騙罪已被公安機關依法采取強制措施,案件正在進一步調查中。
易觀分析金融行業高級咨詢顧問蘇筱芮表示,近年來,圍繞網絡貸款產生的騙局時有出現。該起案件中,犯罪團伙主要抓住了信用不良人群急切“上岸”、存在資金使用需求的心理,假扮銀行工作人員以獲取用戶信任,引誘用戶辦理貸款并從中收費。
而北京商報記者進一步調查發現,這類詐騙情況在實際生活中并不少見。騙子往往通過電話、短信等營銷渠道廣撒網,打著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發放貸款的名義,以低利率、可幫助逾期用戶辦理貸款為噱頭,從中收取各類費用。但實際情況卻是無法按照承諾放款,甚至直接在收取費用后“跑路”,讓用戶遭受資金損失。
另一種套路,則是騙子冒充中介或平臺客服,利用金融平臺與用戶之間的信息差獲利。在2023年2月底,上海警方便披露了一起類似案件——犯罪團伙冒充正規助貸平臺客服,以“特殊渠道”能發放低利率貸款吸引客戶。為避免客戶發現真實高利率,以渠道優惠為由,索取客戶信息代辦貸款,其間使用話術騙取大額風險管理費。
但實際情況卻是,不少受害人自己在該助貸平臺上也能以真實利率申請獲得貸款,而且無需支付“風險管理費”“中介費”等高額費用。“假冒工作人員、平臺客服等手段對于貸款申請者來說仍難以分辨,再加上信用次級人群也存有較大的貸款需求,就為這類騙子行騙提供了空間。”蘇筱芮評價道。
這類貸款類詐騙活動應該如何打擊整治?對此,蘇筱芮建議,涉貸類金融機構如商業銀行、消費金融公司等在自有渠道開設的金融消費者保護專欄里定期披露此類案例,提升金融消費者的警惕性以及自我保護意識。同時,對于此類涉詐產業鏈上的機構,監管機構和執法機構在充分摸排過后給予嚴懲,樹立一批大案、要案典型以震懾市場。
“對于個人用戶來說,建議在收到所謂助貸客服、銀行工作人員的產品推廣內容后不急于行動,尤其是在對方提出需要先行收取費用時,要主動通過官方平臺披露的聯系電話或官方App在線客服等渠道進行核實,不要輕易提供個人身份信息,尤其不要將銀行卡、手機驗證碼等提供給他人,要仔細查看貸款合同中披露的信息,避免上當受騙。”蘇筱芮補充道。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138199759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

冷鏈新聞
企業新聞
展會新聞
物流新聞
冷鏈加盟
冷鏈技術
冷鏈服務
冷鏈問答
網站首頁
冷鏈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