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0ccs2"><center id="0ccs2"></center></acronym><option id="0ccs2"><xmp id="0ccs2">
<tr id="0ccs2"></tr>
<sup id="0ccs2"></sup><acronym id="0ccs2"></acronym>
<rt id="0ccs2"></rt>
<acronym id="0ccs2"><small id="0ccs2"></small></acronym>
<samp id="0ccs2"><object id="0ccs2"></object></samp><acronym id="0ccs2"><center id="0ccs2"></center></acronym>
<sup id="0ccs2"></sup>

食品安全

時評:“創可貼”湯圓緣何吃出食品安全的“道德創口”?

2012-02-08 10:41

  2月6日晚,有網友在微博上爆料稱,在思念牌的湯圓內,吃出了創可貼,同時附上了照片。一名北京的網友也發微博和照片稱,在思

  2月6日晚,有網友在微博上爆料稱,在思念牌的湯圓內,吃出了創可貼,同時附上了照片。一名北京的網友也發微博和照片稱,在思念牌水餃內吃出了泡沫。(《現代快報》2月7日)

  湯圓內能吃出了“創可貼“,這樣的湯圓不僅不衛生,也不安全。常言道“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一個小小的湯圓竟然也能吃出食品安全的大事,可見今日之食品安全“創口”已越拉越大:地溝油、三聚氰胺牛奶、有毒豆芽、健美豬、鎘米.....數不勝數、觸目驚心,這是食品安全制度不嚴導致?還是食品安全道德缺失使然?

  從本質來看,食品安全形勢的嚴峻,有行業道德倫理缺失的因素,更有監管體制缺失的因素。無論是“四頂大蓋帽管不住一根豆芽”,還是“八個部門管不住一頭豬”,并不是有關部門不努力,有時實在管不勝管。按照分段監管的制度設計,責任劃分已然明確。當下食品安全亂象,因制度原因造成的“高級問題”還是極少數,絕大多數問題都是有法不依,有責不負,有的監管卻是“養魚執法”。由此可知,食品安全不僅需要執法者的職業道德,也需要食品生產者具有良心和善心,否則再好的制度也會導致“九龍治水”,要么大旱,要么水災;也會導致食品“遺毒”現象層出不窮。

  在食品安全事件頻發的今天,食品行業的道德倫理可謂面臨淪陷的危險。這種道德倫理的大滑坡,甚至遠比社會交往中道德滑坡更可怕。很多人都講,西方企業的道德自律很好。的確,西方企業的整體道德水平確實是不錯的,但這并非是由于經營者的思想道德水準高不可及,而是由于嚴格的監管體制的存在。換一種說法,不管食品從業者自覺還是不自覺,只要他所從事的是食品行業,“嚴刑峻法之劍”就應該在高懸其頭頂,讓其有敬畏之心,為道德之行。筆者以為,食品安全需要發自內心的良心道德,除了強有力的政府監管,非常需要從業者個人道德上的自律。

  總而言之,若沒有道德和制度保障,食品安全依然會是一道“無解方程”。在食品領域,即使“重典治亂”,也擋不住利益的誘惑!只有道德善良了,再加以嚴明的制度,食品安全才不會有“創口”再現,否則夢魘依然!
?

分享到:
天天色站